南北方强降雨与高温并存——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

郭静原 2025-08-06 09:45:06

近期,我国南北方高温暴雨并存,天气格局复杂多变。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未来几天,华北、华南等地仍有强降水,且降水区域与前期高度重叠;与此同时,中东部地区还有范围广、强度大的高温天气。8月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和高温橙色预警。

降水方面,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释,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呈南北分布,成因各有不同。北方降水形成原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与北侧西风槽、南侧水汽输送的配合,结合低层风向与地形影响;南方降水形成原因则是副热带高压南侧季风对流较强,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

具体来说,8月5日至6日,雨带东移南下至黄淮一带,华北东南部和黄淮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有利于缓和当地旱情;华南地区也有大到暴雨,局地累计雨量可达300毫米至500毫米。上述地区降水都将在6日减弱。8月7日至9日,强降水将重回北方地区,过程期间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强对流天气;10日至13日,强降水主要位于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地区;14日至17日,重新形成南北两条雨带,其中北方的雨带较前期偏南。

高温方面,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中北部、四川盆地及陕西中南部等地将有35℃至38℃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

当前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期北方地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约占全年三分之一,华北、黄淮、东北迎来降水集中期;同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

今年7月23日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已出现多日强降水,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及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或大暴雨,北京、河北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表示,上述地区仍可能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中西北地区地质条件脆弱,青海、甘肃需防范山洪和地质灾害;华北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需警惕与前期降雨叠加的致灾风险。

“华北等地前期降水已使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新一轮降水可能与前期落区重叠。”董全分析,山地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存在持续演进过程,降雨渗透会增加坡体重量、软化地层,大幅降低抗剪强度,易引发地质灾害,雨停后切不可放松警惕。需特别警惕单点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董全提示,公众需密切关注滚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避免前往预警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低洼地带居民提前做好防范;华南地区要防范持续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内涝等,强化交通、旅游和城市安全管理。

高温对农业影响显著,当前四川盆地大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中东部、安徽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一季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四川盆地东南部进入灌浆乳熟期。专家建议,上述地区可通过高温时段灌深水、叶面喷肥等措施减轻高温影响,同时做好作物防热害和水源调度工作。

高温还将影响交通、健康及能源保障。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梁莉分析,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部分高速路段路面温度将达62℃至74℃,需加强轮胎养护、谨慎驾驶。针对此次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梁莉提醒公众避免日光暴晒,做好防暑降温;能源方面需警惕用电需求攀升,同时因高温会降低光伏发电效率,需强化电力调度与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