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20:32:45
8月1日,记者从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获悉,今年1月至6月,黄埔综保区进出区货值达548.8亿元,其中一线进出区货值146.42亿元,同比增长12.28%。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海关改革的持续深化,是企业活力的持续激发,是营商环境的持续升级。
穗东海关关员到黄埔综保区调研保税汽车业务情况。陈志军摄
“去年旺季,上千台进口车同时到港,我们急得团团转。”广州保税区新纪元物流公司关务负责人朱狄指着仓库回忆说,作为承接多家汽车品牌保税仓储的服务商,最头疼的就是保税汽车“潮汐式”仓储需求:旺季车位紧缺,淡季仓库又白白闲置。
黄埔海关所属穗东海关创新推出保税汽车“动态仓”监管改革,联合地方政府开展全面摸排,把区内8处满足条件的零散仓储场地“化零为整”,新增3000个车位,建成6.35万平方米的“共享车位池”,允许企业根据订单波动,灵活调配库容,减轻因仓储用地带来的资金压力。
“订单来了随时租短期库位,旺季不用着急,淡季不花冤枉钱。”朱狄表示,“动态仓”改革落地半年,公司仓租成本减少75万元,而且不用再担心旺季仓储问题,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订单规模,有机会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样松一口气的还有世天威物流(广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李伟根。长期以来,世天威都为上百吨重的有色金属运输犯难,“以前运一票电解铜,必须凑齐七八辆货车全部到场才能验放,司机干等、车辆周转慢,物流成本高。”
变化始于海关依托综保区智能卡口打造的“一票多车”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智能监管模式,实现同一票报关单下的货物,企业可以使用多辆货车往返运输、灵活组织车辆分批到场、单独验放。
如今载着镍锭、铜板的货车随到随走,不再需要“全员集合”。“就像把大包裹拆成小快递。”李伟根表示,新模式彻底解放了车辆调度,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成本直降3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超50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黄埔海关累计监管经黄埔综保区进出口有色金属9.4万吨、货值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45.5%,辐射10多个省市,有色金属物流分拨中心效应初显。
走进广州鸿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技术员正用精密仪器修复一批存在部位损坏、功能失效或质量缺陷的液晶显示屏。“这批显示屏从境外运来,进区不用缴税也不用押保证金,维修好就能返回境外,程序简单、易操作,减轻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鸿宇公司关务负责人指着屏幕说,与一般贸易进口和进境修理物品的维修模式不同,在综保区开展保税维修,让企业既不用在进境时征税,又可以免交巨额担保金,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全球售后能力。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海关“放权”政策——企业可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维修耗材。鸿宇公司关务负责人说:“海关‘四自一简’的政策给予企业很大的主动权,让企业能够完全掌握生产节奏,就像把生产节奏遥控器交到企业手里。”
在鸿宇公司的楼上,黄埔综保区另一家保税维修企业融陶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新落地的集成电路板维修项目正调试设备。穗东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积极帮助企业梳理解读三批保税维修目录,指导企业提前布局,大力推动“集成电路板保税维修”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保税维修项目落地黄埔综保区。“现在公司的ERP系统在海关辅导下和海关数据互联,每片芯片的‘进、出、转、存’全程看得见、管得清,省心又高效。”融陶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说。
今年1-6月,黄埔综保区累计维修液晶显示屏33.4万个、保税维修进出区货值5274.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8%、16.2%。
据悉,自2021年封关运作以来,黄埔综保区围绕“五大中心”功能,持续全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随着“动态仓”“一票多车”“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发力,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枢纽,正用一项项精准纾困、实操性强的改革,助力企业跑出降本增效的“加速度”,为大湾区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