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6:05:28
7月26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景区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沿着石板路漫步街巷间,各具特色的民族美食飘香四溢,独具河湟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伴随着摊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平安驿,源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的古时旧称,是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和谐共融发展的世居地,历史上也曾叫做河湟间,是兰州、海东、西宁三地的重要交通节点,自古为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周边交通路网发达,民族文化繁荣。
如今的平安驿,在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民居的基础上,以建筑、美食、演艺和民俗这四个载体,集中呈现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共存、和谐发展的繁荣景象。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运营总监马海明介绍,平安驿以河湟地区各民族传统特色建筑为原型,以老材料老物件为原料,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打造还原了经典建筑的精粹风貌。各小吃档口、精品院落、主题餐厅的形式也集中呈现了青海各民族特色美食。街头巷尾、台上台下、门内门外,到处都有民俗记忆、特色技艺和传统演艺等河湟人文风情。
除了特色小吃,平安驿还把风物特产和民间作坊也搬了进来,像是豆腐坊、粉条坊、油坊、辣椒坊、醋坊等,并以“前店后作坊”的形式呈现,游客在挑选商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其加工流程。粉条坊负责人马强的家就在平安镇附近,也是最早一批进驻到平安驿的商户,“当时一听到镇上要建大型旅游景区,我正好有烹饪手艺,就在这儿开起了粉条坊。原来我自己家种土豆,可以制作成青海特色的洋芋粉条出售,现在游客买的越来越多,土豆等原材料还能通过景区统一采购。”马强说,去年一年,粉条坊营业额达到170万元,一天最多能卖掉2000斤粉条。
食品加工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均取自于自建作坊和种植基地,商户通过景区统一采购,正是平安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特色。马海明告诉记者,景区80%的业态是餐饮,从田间到餐桌,确保原材料产地可追溯,再通过统一采购、检验、入库和保管配送,能够有效捍卫食品安全。同时,项目投入运营后,已经培育了163个成熟的个体工商户经营主体,有力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市场,并通过原材料采购村企合作的方式,帮扶了乐都区、平安区等12个村集体经济,带动超过2000多户农户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年,平安驿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通过挖掘悠久的河湟文化、驿站文化、祈福文化,平安驿这个具有传统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属性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已成为当地文旅发展的“金招牌”。节假日期间,平安驿还通过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