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20:45:38
7月24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源网荷储智多场景用户侧储能应用沙龙暨负荷中心低碳保供与灵活性资源潜力研究成果发布”活动举行。活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用户侧储能的发展路径,通过发布研究成果与多场景应用研讨,为负荷中心区域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在致辞中指出,用户侧储能收益模式多元化,从峰谷价差向虚拟电厂、储能租赁、综合能源服务等拓展,绿电直连和源网荷储项目将进一步激发用户侧市场需求。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歌在致辞中表示,新能源行业正站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节点,“源网荷储智”协同正从战略构想加速走向实践落地。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合作的四份研究报告,分别是《负荷中心低碳保供与灵活性资源潜力研究——东部区域》主报告和储能子报告,以及《负荷中心低碳保供与灵活性资源潜力研究——南部区域》主报告和储能子报告。
东部区域主报告聚焦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上海等东部五省市。据报告估算,未来五年,通过发展新型储能、需求侧资源和省间互济等低碳灵活性资源来发挥保供与调节作用,该区域有望在2026- 2027年间实现发电侧排放达峰,相应地2030年电网侧新型储能需达到1459万千瓦,需求侧调节能力达到3330万千瓦,跨区输电容量达到12417万千瓦,三类资源保供潜力预计能达到东部区域最大用电负荷的30%左右。
南部区域主报告聚焦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部五省。据报告估算,通过扩大储能、用户侧资源和省间互济能力,该区域有望在2027年实现发电侧排放达峰,2030年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需达到2368万千瓦,需求侧资源调节能力达到3288万千瓦,省间互济规模需达到7800万千瓦以上,三类资源保供潜力预计接近南部区域最大用电负荷的30%。但不同省份差异较大,其中广东作为用能体量最大、对化石能源依赖最多的省份,其达峰时间将晚于其余四省。
本次用户侧储能沙龙活动成功搭建了产业深度对话平台,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行业与企业的专家和代表,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用户侧储能发展路径提出了多项建议。活动明确了三大关键趋势:一是政策驱动下储能投资逻辑正从单一价差套利向多元模式转型;二是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机制将重构储能价值评估体系;三是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成为突破盈利瓶颈的核心路径。活动通过多方智慧碰撞,为行业明确了“ 短期应对政策调整、中长期布局市场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助力推动用户侧储能从政策红利期向市场化发展期的平稳过渡。(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