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0:54:33
7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正式发布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以下简称《框架指引》)。《框架指引》为各地低空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与有序建设提供了框架参考,助力我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发展。
为了积极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支持地方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与有序建设,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精心组织涵盖产、学、研、用、投等各专业领域的会员单位,深入开展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课题研究。
历经多轮调研与专家评审,《框架指引》编制工作圆满完成,旨在为行业提供框架参考,切实支持各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实践,其核心在于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多维指标体系。
该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强调系统性、实用性、协同性和创新性,为行业指明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其中,低空空管基础设施,聚焦安全高效运行,涵盖空域管理、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安防及智能飞行服务平台;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包括通用机场、飞行营地、起降场点及能源补给、运维保障设施;低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覆盖检验检测试飞、人员培训、科普研学、交易服务、绿色循环及制造;低空应用场景配套基础设施,支撑载客、物流、作业、公共服务及消费等多元场景落地。
为了确保《框架指引》的实践价值,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将建立年度评估机制,根据各地建设实践持续优化调整内容。协会同时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基于《框架指引》编制更细化的技术规范。后续,还将配套开展试点项目、标准编制、专业培训、技术推广及国际交流等活动,全方位推动指引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