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1:24:19
河湟谷地,沃野良田。已是盛夏,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河湟谷地北侧的海东市乐都区,却以其独特的冷凉性气候和自然环境,孕育出种类繁多的“乐字号”冷凉蔬菜,从西北到江南,成为更多人舌尖上的美味。
记者走进乐都区寿乐镇,这里是乐都长辣椒最大的生产基地。乐都长辣椒以皮薄、肉厚、味浓、质优、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是青海省极具地方特色的蔬菜产品之一。2010年,乐都长辣椒成为全区首个被确立为全国地理标志的农产品。
“出了乐都,长辣椒可就没有我们这么好的口感了”“这是我们的紫皮大蒜,1.4万亩的种植面积年产值能达到1.6亿元,还能加工成富硒黑蒜和糖蒜”“还有这些个头饱满、颜色明艳的彩椒,已经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国外市场上单价能卖到30元”……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马国业介绍起自家的冷凉蔬菜品种时如数家珍。
“每年5到10月是南方蔬菜生产的空窗期,也是青海冷凉蔬菜集中上市的黄金季节,我们每天下午4点准时发货,通过冷藏车运输需要大约一天一夜,航空运输就用泡沫箱装冰袋,平均四个小时就能抵达一线城市。”马国业告诉记者,目前,乐都区采用陆地、温室大棚和拱棚相结合的种植方式,通过技术改良,在轮种倒茬的基础上,大棚已实现复种多茬,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来自高原的冷凉蔬菜。
近年来,乐都区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保粮、稳畜、强菜、扩薯、推果”发展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加大冷凉蔬菜产业投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逐步实现蔬菜产业“稳川、进沟、上山”新模式,通过争项目、建基地、促流通、创外销、强管理,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最直观的来说,2010年我们刚开始打造设施蔬菜基地时,全区人均纯收入4420元,而去年全区人均收入已跃升至1.6万元。其中,80%靠的就是蔬菜产业,带动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产业兴旺。”马国业说。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得国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立足高原冷凉资源禀赋,把发展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作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狠抓基地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拓宽输出渠道,全省蔬菜呈现“面扩、量增、价涨”利好形势,保供输出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高原冷凉蔬菜输出70多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蔬菜已是青海仅次于粮食、油料的第三大农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58万吨以上,逐渐成为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