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7:27:37
当前,国产化终端应用正步入深水区。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战略驱动下,国产处理器向高端通用加速迭代,终端安全可控及生态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业内分析认为,国产终端用户核心需求已经从“可用能用”进阶为“真替好用”,国产化供给侧亟需在关键产品环节,进一步提升终端落地能力。在此背景下,业界正聚焦于性能提升、端侧场景应用等方面,协同多方力量开展攻坚,为千行百业数字经济发展重塑终端底座。
国产终端替代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与竞争并行深化的背景下,我国正不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对于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国产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海光信息等多家厂商相继在国产处理器领域完成自主突破。行业分析认为,终端核心硬件已满足现有的“可用”需求,为国产终端替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产化进程向千行百业深入推进,终端替代工作迎来了更复杂多元的场景化挑战。比如在移动终端产品应用中,囿于核心配置不足、生态割裂等因素,产品性能及场景适配能力很难满足用户的实用需求。
行业人士认为,替代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全,更要在数字化应用场景实践中打造“易用好用”的终端产品力,真正服务好各行各业的用户需求,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全场景终端应用需国产化生态协同赋能
面向全行业终端应用需求,国产软硬件厂商迎来一场集体大考。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整机等环节,终端产品链条长且技术路线相对分散,需要整合多方生态力量才能更好地赋能用户,实现终端整体应用体验的升级。”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表示,终端场景需求非常复杂,想要做到“真替好用”,必须兼顾安全、性能、生态等关键指标。
在整机层,紫光计算机产品中心总经理潘睿表示,“国产终端应用加速落地离不开市场驱动,首先要解决软件生态迁移成本与性价比的痛点。”
操作系统领域,麒麟软件生态合作部总经理姚翎则认为,国产OS与芯片自主创新构成国家信息安全的底座。海光芯片的高性能与安全特性释放了整机创新空间,其开放生态可助力国产系统快速追赶国际标准。
近日,新一代海光C86处理器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首发,联想开天、紫光计算机、软通华方(清华同方)、中兴等厂商集中推出数十款C86终端新品,意在合力推动国产化全场景落地。
据介绍,C86处理器移动工作站和工作站在安全层面,内置密码协处理器CCP等多项安全技术,可实现性能与安全的平衡;应用兼容性方面,适配主流软件生态,可支持多类专业工具需求,保障终端产品应用能力,现已覆盖办公、科研、工程、设计等全行业场景。
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生态协同,海光还专门升级了面向生态伙伴的“星海计划”,目标是通过业务、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深度协作,整合产业链各方生态资源,赋能国产终端走进千行百业。
数据显示,国产C86生态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海光成功实现了多代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的自研和商用,光合组织凝聚超5000家上下游伙伴,共同展开技术攻关、方案优化、应用创新及市场开拓,形成了“芯片—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的完整闭环。
据相关机构测算,2024至2028年,我国信创PC和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随着国产化终端需求空间全面铺开,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未来可能成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