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19:46:12
医院之间检查结果互认,患者跨院就诊不用再为重复检查买单;“刷脸”即可完成结算支付,让“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就医更便利;全面取消院内就诊卡和门诊预交金,积极推进就诊卡退卡退费工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新疆昌吉州坚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从便民服务“小切口”入手,扎实推进医疗服务便民惠民工作,让“健康昌吉”建设可感、可及、可参与。
“没带卡也能支付啊,那太好了,不然真是白跑一趟。”在昌吉市建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算窗口,65岁的昌吉市民韩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根据系统指令,对着医保“刷脸付”终端,扫一扫脸,就完成了医保结算,“几秒钟就完成了,比刷卡还方便。”韩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群众满意的背后,是昌吉州积极“拥抱”信息技术推出的医疗便民新举措。为切实提升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集中解决老年人反映看病就医过程中医保码使用程序繁琐、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使用医保小程序结算等痛点,昌吉州在全疆率先试点推进医保“刷脸支付”,实现了从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脸”结算的跨越,打造“无卡就医”新模式。
今年以来,昌吉州将医保“刷脸付”列入十件惠民实事清单全力推进。“‘刷脸结算’系统不仅提升医保结算便利性,还能精准识别身份,杜绝盗刷、冒用等行为,让医保基金安全更有保障。”昌吉州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周晟表示:“我们将不断扩大应用场景,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刷脸’在挂号、取药、检查等环节全流程应用,通过数字赋能民生,让更多人享受到高效、安全、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最近,呼图壁县居民王女士因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不适,要在县人民医院做治疗,一想到去医院,她心里直犯“嘀咕”,挂号、医生开单、缴费、检查……要是遇到人多还得排队,其实在2天前,她才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做过同样的检查。
当天,她来到呼图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分院骨科门诊时惊喜地发现,尽管自己没有带核磁共振报告,医生却能通过线上调取报告了解她的病情。该医院门诊主任何相庭在接诊时根据她的检查报告,进行了详细的问诊,结合病情进一步诊断。
昌吉州作为自治区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试点的6个地州之一,将“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列入新一轮“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首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昌吉州建设了“昌吉健康云”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区、州、县、乡、村5级信息化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做到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在确保就诊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院际之间及时传输、资源共享,让信息化互认和纸质互认“双轨并行”,为推进互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昌吉市建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保群众通过“刷脸付”结算费用。左晓雨摄
看病就医使用就诊卡曾经是医院做好日常运营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昌吉州各级医疗机构已全面取消就诊卡和门诊预交金,患者在门诊挂号、检查检验、开药等环节使用身份证或使用电子健康码即可,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便捷度。
曾经在不同的医院看病需要办理不同的就诊卡、在同一家医院看病也可因忘记带卡等因素办理多张就诊卡,导致既往存量的就诊卡体量大,部分就诊卡办理年限长,患者信息核对复杂难以匹配,给退卡退费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今年以来,昌吉州聚焦就诊卡资金沉淀、办卡多就医不便等群众关切问题,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就诊卡退卡退费工作。“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集中开展就诊卡余额退费工作,大家除了来窗口办理外,还可以通过医院的线上小程序,按照操作提示完成退费。这项工作对于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会计科副科长徐金芝说。
围绕退费金额小群众不愿跑、异地办理不方便等难点问题,昌吉州采用社保卡金融账户方式,积极联动银行部门,批量退回就诊卡余额。今年以来,昌吉州累计清退就诊卡246.77万张,7417.75万元“沉睡资金”返回群众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