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线上的湾区脉动

讲述人:珠海边检总站政治处科长 张子恒 2025-07-17 06:44:29

晨曦微露,港珠澳大桥如巨龙静卧伶仃洋。作为守护“一桥连三地”的移民管理警察,我亲历了“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门线上奔涌的融合浪潮。5年间,这座“国之重器”的每一次脉动,都在丈量三地规则衔接的深度与要素流通的速度。

见证通道之变:重塑湾区时空坐标。2023年元旦零点,首辆“澳车北上”单牌车驶入查验区。同事们屏息凝神,指尖在键盘翻飞——1分钟完成查验,澳门居民免两地牌驾车直通广东的历史在此定格。7月“港车北上”接踵而至,年内14次刷新单日通行纪录,增长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同年末,“经珠港飞”政策落地,旅客仅需一道边检手续,即可实现“珠海—大桥—香港机场”国际联程中转,大桥口岸功能从陆路枢纽跃升为辐射全球220多条航线的“陆空门户”。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大桥口岸日均车流从7000辆飙升至1.8万辆,如毛细血管般汇入湾区路网。新横琴口岸落成,青茂口岸科技领先,当跨境车辆最快50秒通关,当“一小时生活圈”从愿景变为日常,我们手中验讫章的起落,丈量着湾区融合的惊人时速。

践行规则之破:跨越制度创新深水区。融合不仅是车流客流激增,更是规则机制的创新突破。拱北口岸“人脸+指纹”免刷证通道启用半年,超1200万人次畅享“无感通关”。横琴口岸全国首创客货车“联合一站式”查验,让粤澳5家单位历史性地实现“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跨境车辆通关压减至2分钟内。我们推动“畅行计划”为高频旅客定制专道,为跨境学童铺设暖心通道,为急救病患亮起绿色生命线。当澳门居民携外籍家政人员便利通关,当“琴澳旅游团”享受定制化通关服务,珠澳两地边检部门查验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正将制度差异转化为协同优势,规则衔接释放出磅礴的发展动能。

感受人心之通:共筑湾区生活共同体。最动人的风景,是口岸熙攘人流中绽放的笑颜。今年上半年,珠港珠澳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已超1亿人次,连续两年破历史新高。我见过七旬香港阿叔自驾去中山喝早茶的从容,听过跨境学童专用通道里的朗朗童声,更在“经珠港飞”旅客的点赞中感受到湾区引力。当三地居民通关如邻里串门,当大湾区从地理概念变为生活日常,护航亿万客流的坚守,便有了最深沉的注脚——人心相通,才是融合最坚实的底座。

如今,口岸改建工程现场机器轰鸣,“粤车南下”政策加速推进。站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眺望,跨境车辆川流不息,货轮穿梭于珠江口,无人机在口岸试飞——一个要素高效流通、规则深度对接的国际一流湾区跃然眼前。而我们的验讫章,将继续为这场跨越制度的伟大融合镌刻安全与效率的刻度。国门之下,湾区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笔触,书写“一国两制”实践的全新篇章。

(讲述人:珠海边检总站政治处科长 张子恒 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