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06:59:21
6月27日拍摄的长沙市橘子洲景区。经济日报记者 刘月杨摄
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红牌楼(今黄兴南路)。(资料照片)
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中山路三角花园。(资料照片)
6月23日,观众在醴陵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2301名醴陵烈士英名镌刻于此,被世人铭记。经济日报记者 刘月杨摄
常德市桃源县马鬃岭镇农民在收获柑橘。当地柑橘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超4万吨(摄于2024年10月23日)。刘伯源摄(中经视觉)
6月25日,长沙市万家丽广场,游客在顶楼欣赏城市风光。经济日报记者 刘月杨摄
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坡口切割机器人在智能生产线上作业。位于长沙市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是中联重科打造的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摄于2023年4月)。(中联重科供图)
中车株洲所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生产车间。作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株洲拥有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先世界。(株洲市委宣传部供图)
6月21日拍摄的岳阳市岳阳楼和洞庭湖风光。近年来,当地全面推进生态治理与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徐典波摄(中经视觉)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整个湖南,像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遍布着灿若繁星的红色地标。
在长沙的橘子洲头,矗立着毛主席青年时期的雕塑。100多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就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怀揣理想,为改变国家命运而奔走。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成为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场,发生了多次大规模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210万湖湘子弟参军卫国,共计歼灭20余万日寇。1939—1942年间的三次长沙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45年湘西会战,湖南成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正面主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铸就了难以逾越的钢铁屏障。
抗日战争相持在湖南,胜利也在湖南。1945年8月21日,日本在湖南芷江签署投降备忘录,芷江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受降第一城”。
走进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一群象征和平的白鸽从受降纪念坊上方飞过。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介绍,纪念馆从12亩的简陋木房升级到300亩的现代化纪念馆,目前年参观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
“革命摇篮、将帅之乡、伟人故里”留下的红色遗产,转化成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全省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余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8万余件(套),催生了红色旅游景区(点)300多个。文旅消费持续火热,长沙连续3年跻身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湖湘品牌,让湖南文化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三湘四水的湖湘精神,到如今“三高四新”的铿锵步伐……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红色基因在发展中赓续传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樊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