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经验赋能活态传承

2025-07-13 11:40:18

北京时间11日22时23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位居世界前列。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全球已有196个缔约国,1200多项世界遗产,为保护对人类共同发展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也积累了很多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今天已经能够通过数字建模的方式,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包括故宫的木建筑,都有了一个在虚拟世界中非常清晰的构型。不仅在实体形态上实现了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在虚拟空间我们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精细化掌握。”

对于西夏陵的保护和开发,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都精细化把握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国经验的结晶。

孙佳山表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开始成为文旅热点,而不再是过去的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比如随着西夏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暑期在西夏陵的游客数量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很多文化遗产所在地,相关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包括当地的政府都开始具备了接待能力和消化能力,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将文化遗产更好地活态传承,活态保护。

孙佳山说:“我相信随着西夏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还会得到更为系统性地开发。同时随着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还会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更多赋能,这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尤其是在我们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如火如荼展开的当下,相信包括西夏陵在内,在接下来还会迎来新一波活态传承的发展周期。这对于激活各类文化资源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