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庆祝“西夏陵”申遗成功

马呈忠 2025-07-12 19:57:02

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为全方位展现西夏陵深厚文化底蕴和申遗成功丰硕成果,7月12日,银川市“1+N”(即1场主场活动+N场系列活动)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的主场活动,“世遗西夏陵:千年见证 文明交融”主题活动在西夏陵景区拉开帷幕。

西夏陵博物馆前,西夏陵申遗宣传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西夏陵静卧于贺兰山脚下的雄伟壮观,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宣布西夏陵申遗成功纪实片段让观众重温了激动人心的瞬间。在申遗专家访谈环节,权威专家为市民群众深入解读,讲述了西夏陵作为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特殊见证的魅力故事。活动现场,参与申遗工作的市民群众代表们收到了《公众参与西夏陵申遗纪念证书》,并积极进行现场互动。

据悉,相关活动将持续至8月中旬,还将陆续推出“世界文化遗产·银川来啦”西夏陵申遗成果展、“览山日落·共享非遗之美”2025年银川市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成果展等系列活动。

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陵墓遗址群,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西夏陵包含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

西夏陵在选址方位、空间布局、陵寝制度、陵墓建筑、营造技术、丧葬习俗等方面所体现的特征,全面承袭唐宋帝陵陵寝制度和传统木构建筑体系,吸收党项、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多元族群文化传统,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以宁夏平原为中心,基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而产生的文化融汇与创新特征。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将有效助力宁夏文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