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绘就城乡美|活力中国调研行

张双、刘兴、刘蓉、甄子豪 2025-07-12 10:12:09

江西是什么颜色的?这里红根深植,星火燎原。这里绿意盎然,山清水秀。这里古韵悠长,人文渊薮。

7月的赣鄱大地热情如火,记者走进江西,深入探寻这片物华天宝之地如何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空间更宽广。

“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烈日当头,红兴谷研学营地里童声嘹亮。这里距离赣州市兴国县城不到5公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红军”们腰杆挺得笔直,正在操场列队看齐。他们身后的红色军工展区,展陈着中华反潜第一舰“旅顺号”等国防退役装备,不少游客驻足其间,实地体验。

“平常都是从课本和老师口中了解、学习红色历史,来这里参加夏令营,我体验了重走长征路、5D实景、手工制作等多种课程,学习起来很有意思。”兴国县崇贤中学初三学生钟晓琴说。

作为新型研学研修旅行综合体,红兴谷研学营地自2022年试营业以来,已累计接待研学研修超40万人次。兴国县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韩建超说:“兴国深耕本地红色文化,已开发5条红色精品路线,研发出50多门特色课程,今年上半年,仅在兴国参加红培和研学活动的学员已经超过13.5万人。”

在这片红土地上,辉煌的革命历程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采访中,记者发现,江西各地正在重塑、深挖红色资源的新优势,加快形成城乡融合、错位发展的新格局,闯出一条革命老区转型跃升的新路子。

如果说红色是江西的精神之“魂”,绿色则是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之“基”。

行走在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鸟鸣清脆,不绝于耳。白色的鹭鸟在水杉林中上下翻飞,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这里有2000余棵水杉,生态优势就是我们的发展优势。”湖陂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昌介绍说,除了水杉秘境,湖陂村还打造了长堤花海、渡口落霞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生态美景让游客大饱眼福,可村庄人口外流、房屋破旧的困顿却让村干部犯了愁。如何提升村容村貌,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湖陂村启动了“招引新村民、培育新农人、发展新业态”三新计划。

在村口的福气小站,“新村民”彭白玲正在制作“塔城拿铁”。“我修缮爷爷的老屋开了民宿和咖啡店,就是想让游客和我一样爱上这里的慢生活。”彭白玲说,这里距离南昌市只有40多公里,从咖啡店走到青岚湖看夕阳只需几分钟,便利区位和宜人生态让这里不缺客流。越来越多的“新村民”来到湖陂村,各种创新业态持续涌现。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振兴发展的优质资源。作为全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努力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走出一条青山原形、绿水原味、文化原真的“三原”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

在红色铿锵与绿色葱茏之间,江西还有独特的古色文化浸润城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无尽藏也”。

“竹桥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9栋,是赣派建筑的集大成者。这里的古建筑墙面都是清水墙,‘眠砖到顶、蓝灰割线’的工艺起到了防风化的效果。”在抚州市金溪县竹桥村,来自青田书院的洪志文老师正在为参加研学游的大学生们讲解古建筑知识。

竹桥古村有600余年历史,是临川文化的典型代表,数年前却因古建破败、人口流失等传统村落面临的共性问题,一度陷入困境。近年来,通过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大力推进水、电、路、通讯、垃圾清运等项目建设,古老村庄重焕生机活力。

竹桥村的变迁是江西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缩影。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省在册的传统村落568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413个,数量列全国第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6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数量列全国第四。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晓明介绍:“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引入创新业态、打造多元场景,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振兴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