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1:27:53
提起农业机械化作业,人们眼前浮现的可能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丘陵、坡地、水田等复杂田块,也将出现农业机器人排着队爬坡过坎整齐耕作的“舒适场景”。
记者从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得知,在研究院人才协同与融合机制推动下,一款集成军民融合成果、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和智能作业系统的重型农业机器人已在国内外多个试点同步应用,在多类型地形与多样化作业需求下表现稳定,适配性强,标志着我国在农业装备领域的高端智能化、绿色低碳化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这款由陕西尚亿达物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灵犀300马力插电混合动力农业机器人,综合动力达到当前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大马力水平,而在动力智能调配技术下,据田间测试数据显示,其相较国际同马力段传统机械设备油耗降低30%,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无人驾驶履带式底盘结构,让这款机器人大幅提升了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和牵引稳定性,载重爬坡过坎都不在话下,与此同时,该产品在全程无人化作业能力的基础上,集成自主导航、环境感知、作业路径规划与远程操控功能,复杂地形中的播种、深翻、旋耕等农田作业都可以通过编队协同系统,实现多台机器人联合作业,在保障精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满足大规模农业场景需求。
“得益于空天院在项目中提供的关键技术、人才与资源支持,我们的产品不仅在结构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全面对标国际一线农业装备品牌,更是在核心智能化与节能控制算法方面实现自主突破,特别是在无人化作业能力、动力输出智能调节与远程编队管理等方面,已达到或超越当前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展现出中国制造在智能农机领域的技术引领力。”尚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作为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的标杆,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聚焦空天动力领域破解“卡脖子”难题,建成人才汇聚、协同创新、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四大平台和航空动力、航天动力、组合动力、共性技术、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等八大创新转化中心,围绕空天动力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资本链,形成了“1+8+x”的创新孵化模式,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