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08:06:43
随着全球地缘经济格局加速调整,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今年5月,中俄共同签署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商定全面深化经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切实保障双边合作在2030年前实现提质升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的最前沿,在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深化中俄“东北—远东”经贸合作将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机遇。
中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对接进程加快。中国积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出台支持东北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2014年起,俄罗斯开始实施远东开发战略,通过设立超前发展区和自由经济区等举措,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开放力度。2023年,俄罗斯颁布《2035远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农业深加工业、清洁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远东地区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过去三年,俄罗斯远东地区GDP增速连续高于其国家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俄罗斯将远东开发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国际投资。目前,中国投资占俄罗斯远东地区外国投资总额的90%以上,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5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16亿美元。
随着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加快,远东地区对各类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增加,中俄“东北—远东”贸易规模逐年增长。2014年至2023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额实现翻番,2023年两地贸易额约270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2%,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重有望升至20%左右。
在农业领域,黑龙江作为对俄农业合作的前沿,已在远东地区建成160家经营主体,开发耕地750万亩。2023年启用的“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累计运输谷物700万吨,带动远东地区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91%。在制造业领域,沈阳装备制造园为俄罗斯提供70%的矿山机械设备。未来几年,双方产业合作有望向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延伸。在资源能源开发领域,俄罗斯为加快发展远东地区,计划进一步开发远东矿产资源。俄罗斯远东地区因技术与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希望中方参与投资与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俄罗斯计划到2030年将远东地区铁路运输能力提升到2.1亿吨/年,未来几年要完成3100公里的铁路铺设,由此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合作需求,中国企业有望参与铁路、港口、能源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要抓住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开发的重要机遇,将深化中俄“东北—远东”经贸合作作为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开放为重点,积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一是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总部基地”。2024年,东北三省对俄贸易额为784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的30.4%,预计未来2年至3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要统筹发展东北地区总部经济,建立专项扶持基金,简化企业赴远东投资审批流程,加快形成国内企业走向远东地区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推动东北自贸试验区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产业合作。充分发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作用,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超前发展区政策对接,探索建立“两国双园”模式,重点吸引农业科技、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企业入驻园区,共同打造产业协同示范平台。
三是拓展中俄“东北—远东”资源能源领域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的区位优势,持续加大中资企业在俄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强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和提炼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四是探索建立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边境自由贸易,在黑河、同江、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探索设立不同形式的边境自由贸易区,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允许区内企业开展保税加工、跨境金融等业务。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