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17:25:07
“周末来这边游玩,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看着蓝天白云,还有成排的绿树,河水清澈见底,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近日,在山东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住在城区的王煜哲带着家人来到了这里游玩。郁郁葱葱的树林、斑斑驳驳的光影,潺潺流淌的河水倒映着周围的树木和蓝天,美得让人陶醉,这是近年来鄄城县持续推行“林长制”,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美丽成果。
来到旧城镇谭庄村,林长谭志军正在查看林场情况。27年前,谭志军在家乡种树造福群众百姓的梦想开始点燃,起初种植面积只有8亩,栽植的是单一的栾树。多年来,谭志军广求门路,多方引进适宜栽培的乡土树种。经过27年的努力,如今发展到30余种,种植面积2000余亩。
和谭志军一样守护家乡绿色资源的民间林长还有张立贵。“管理好这片绿色资源是我的职责。”在阎什镇申魏庄村林场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民间林长张立贵的身影。早在七年前,为了改善家乡环境,张立贵就返乡种树,历经七年的努力,种植面积从60余亩发展到520亩,为申魏庄村种出了一道防沙绿色“屏障”,让有名的“沙窝村”告别了黄沙漫天,变成了绿树成荫。身为民间林长,张立贵不仅要以育林、护林为使命,还肩负着对辖区群众进行林业法律法规义务宣传、对辖内森林资源实施监管的担子。
漫步在鄄城的“绿海”,在醒目的位置都会有一块“林长制”公示牌。红绿相间的公示牌上,林长姓名、监督电话、责任区域一目了然,职责、目标任务清晰明了。近年来,鄄城县一直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快速构建县、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让“林长制”落地生根,层层压实责任,激发生态保护新活力,实现“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自全面实施“林长制”以来,鄄城县共设县级林长17人、镇街级林长58人、村级林长256人、民间林长4人,县级林长开展巡林326次,镇级林长开展巡林205次,村级林长开展巡林3687次。同时,依托国土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林业基础信息的管理、日常巡林管控以及移动办公、事件处置与平台运维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深入推进森林资源源头管理的网格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