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17:19:11
6月19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研讨会,并同步发布了《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来自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科技厅、省科协、西咸新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及科技企业等单位领导专家6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会议由西咸新区研究院副院长、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室主任申博主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建康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创新版图正经历深刻变革,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成为陕西发展的必答题。近年来,陕西依托科技教育人才的叠加优势,持续深化科技“三项改革”,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动能新优势。王建康表示,在科产融合的基层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制约着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亟待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共同破解。
会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刚研究员对《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进行解读发布。《报告》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时代命题,设计了总报告、科技供给篇、产业创新篇、科技改革篇和案例篇五个部分内容。总报告在剖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基础上,评估分析了陕西在此领域的绩效与挑战,并提出应打造“国之重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等策略。科技供给篇聚焦场景创新、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及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与措施;产业创新篇结合陕西省域特色与产业发展趋势,探讨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等创新路径;科技改革篇着重分析了推进“三项改革”扩量提质、完善科技人才队伍评价体系等改革举措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案例篇通过剖析西图之光、空天动力院等成功案例,展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成果与启示。
与会专家还围绕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构建良好科创生态进行深入研讨。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明研究员认为,应进一步增强具身智能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其空间感知、自主识别能力,推进更多高价值应用场景落地。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陈轶嵩教授认为,陕西由汽车大省向强省跃升,应强化新能源汽车策源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汽车产业体系。西北工业大学郭鹏教授认为,应扩大“三项改革”覆盖范围,探索科技成果“赋权转让”新形式、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行“个税缓冲区”,激发科技“三项改革”释放更大红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华教授认为,应聚力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同赛道,加速推进产业创新聚集区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
此外,延长石油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蒲小川、西安小院科技公司首席研究员袁国谦、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韩志兵、西北通航协会标准体系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徐涛等也围绕活动主题发表了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