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10:59:35
厂房建于20世纪初,为满足天车吊运重物的承重需要,工厂把制作好的桥梁结构作为建筑钢结构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桥梁铭牌是洋务运动时期重要的桥梁记忆。(中铁山桥提供)
近日,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共推介了100个建筑遗产项目,山海关桥梁厂(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前身)位列其中。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学术指导下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向业界与社会推介的项目,自2016年9月至2025年6月,共计向社会推介了十批1000个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1894年英国进口的两米铣边机床,已于2014年结束“服役”。张路超摄
始建于1894年的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山桥),被誉为“中国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是洋务运动末期民族工业代表,也是红色工业的开拓者,工业遗产种类丰富。2018年,山海关桥梁厂入选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4年通过国家工业遗产复核。原钢梁车间厂房、打风机厂房、清光绪二十四年桥牌、两米铣边机床、型钢矫正机、1914年交通部直辖京奉铁路管理局电报、武汉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过程图册、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工厂志入选工业遗产核心物项。
1953年,为适应国家铁路承制大型钢梁的需求,新建了钢梁厂房。该厂房结构为混凝土基础,砖墙水泥缝,钢结构房柱房架,具备年产1.2万吨钢梁钢结构的生产能力。目前保护利用为道岔垫板智能制造车间。张路超摄
中铁山桥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曹东威介绍,在长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中铁山桥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传承发展”的方针,将红色文化、科技创新、工匠培养与工业遗产充分结合,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产生新价值,让“活态”工业遗产容光焕发。通过挖掘整理及积极申报,中铁山桥参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成渝铁路、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入选之前发布的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1953年,为解决新建钢梁厂房的生产供风需求,投资新建了打风机厂房。该厂房结构为混凝土基础,砖墙水泥缝,钢结构和木质房架,最初安装有两台电动卧式空气压缩机。目前,保护利用为创新工匠工作室。张路超摄
“钢铁骨架里的工业记忆,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座中国工业历史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时代见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将积极发挥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续写新的企业百年工业传奇。”曹东威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