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高标准农田成粮食安全“压舱石”

王金虎 2025-06-16 17:01:56

六月的山东肥城大地,61.4万亩小麦颗粒归仓,奏响夏粮丰收的乐章。在这场“三夏”生产攻坚战中,高标准农田成为稳产增产粮满仓的硬核支撑。

“我们坚持科学规划,以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为标准,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介绍。

给农田装上“科技引擎”,让智慧农业大显身手,是肥城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举措。汶阳镇李店村种粮大户杨国柱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之一。

“现在浇地水龙头一拧,水和肥料就顺着管子精准‘喂’到作物根部,省水省肥还增产。”杨国柱笑着说。不远处,移动式喷灌机正旋转喷洒出细密水雾,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仿佛给田野披上一层流动的纱衣。

在肥城市王庄镇李山头村,高标准农田让山区农民尝到了“旱涝保收”的甜头。“过去靠天吃饭,遇上旱灾只能眼看着庄稼减产。”村党支部书记李广周指着新修建的灌排渠道说,现在沟渠相通,机井配套,哪怕三个月不下雨,拧开阀门就能给庄稼“解渴”。

今年,王庄镇对2019年以来的3.685万亩高标准农田展开“回头看”行动,农技人员逐地块排查灌排工程、田间道路等设施隐患,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让每一项设施都能长期发挥效益。”王庄镇农技部门负责人张慧说。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农民增收的“聚宝盆”。2024年,肥城在7个镇街实施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3.49%,节水、节肥、节药率均超80%。

“我们今年争取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深度融合,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田、富民田。”王继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