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18:03:19
近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正式上线。业内认为,此举标志着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贾明星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暨中铝集团降碳节上表示,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主动融入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在落实“双碳”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
低碳冶炼技术领跑全球。全行业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核心目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铝冶炼600千安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等先进低碳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内95%以上铜铅锌冶炼产能采用全球最先进生产工艺,不仅支撑国内产业升级,更以技术装备“走出去”带动全球技术进步。
能源结构深度优化。2024年电解铝行业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25%,较2015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云南、四川、青海等水电富集区,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占比达70%;内蒙古、甘肃等地配套建设电解铝负荷消纳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非化石能源消纳比例突破20%。
再生金属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支撑力量。2024年,我国再生铜铝铅锌产量达到1915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再生铝突破1000万吨。以再生铝为例,其生产能耗仅为铝电解的5%,每吨再生铝替代电解铝可减排约10吨二氧化碳,实现“一铝多用”的全生命周期减碳。
此外,《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作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已发布。该标准明确了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为铝行业碳足迹量化及国际规则的兼容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电解铝行业作为首批扩围重点控排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98家电解铝企业,覆盖产能规模近4500万吨,占全球电解铝总产能的60%以上。
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石磊表示,中铝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将“双碳”工作纳入集团“1+3+2”战略规划体系和“4+4+N+重点专项”年度执行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科技创新支撑方面,中铝集团将聚焦碳减排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大科技投入、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动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继续推进复杂伴生低品位矿石综合利用,深耕稀有金属提取、赤泥等废弃物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实践,建成一批示范工程,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据他介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铝集团聚焦碳足迹、碳资产、碳交易专业化管理,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组织领导下,牵头建成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产品声明平台,成功构建铜、铝、铅、锌的LCA(生命周期评价)量化模型体系,全面服务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次上线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1.0版本由四大核心子系统构成:数据在线采集子系统、碳足迹核算子系统、碳足迹分析展示子系统以及碳足迹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该数据库以细分产品规模和碳排放占比为研究基础,首期重点开发电解铝产品碳足迹数据库。
对于加快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贾明星表示,下一步行业将重点推动三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加快完善有色金属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规则标准体系,推动国际互认;二是推进碳足迹数据库动态更新,稳步扩大细分领域数据库覆盖产品范围;三是聚焦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标准,探索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