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盘锦市分行:不负好“柿”光

温济聪 2025-06-12 15:22:06

当阳光洒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唐家村的温室大棚上,藤蔓间挂满的碱地柿子长势格外喜人。盘锦地处辽河入海口,土壤含盐量较高,产出的碱地柿子果肉丰实、红绿相间,口感甘甜酸爽、饱满多汁。这颗“黄金果”不仅是盘锦农业的新名片,更承载着一群年轻人的创业梦想。

盘锦锦辉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辉农业”)是3名90后大学生在2014年创立的。作为土生土长的盘锦人,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扎根盐碱地,将碱地柿子作为核心产业,开启了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创业之旅。2019年,已经拥有30个大棚的锦辉农业,成本投入超过600万元,资金链紧张,发展陷入停滞。“当时我们三个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去了,想要扩产却再也拿不出钱,急得整宿睡不着。”创始人之一的史越辉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困境。

关键时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盘锦市分行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火速组织工作人员对接。考虑到企业创业初期抵押物少、资产少等融资限制因素,该行与村委会协商后,决定以“村干部担保”的方式为企业融资。很快,一笔197万元的贷款就打到了企业账户,顺利帮助企业扩大了种植规模,修缮、新建了大棚,为后续打开更多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年来,邮储银行对锦辉农业的金融支持从未间断,帮助企业流动资金更加充裕,累计投放贷款超900万元,逐步开启了在碱地柿子领域的多项研究突破。筛选培育出优质碱地柿子,存活率达90%以上;研发“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土壤含盐量从0.6%降至0.2%,pH值稳定至6.5至7.0,获绿色食品认证。技术的成熟、品质的稳定,进一步提高了“盘锦碱地柿子”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

目前,该企业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17栋,碱地柿子分拣集配中心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配备自动分拣生产线、冷库及包装生产线。服务品牌不乏永辉、山姆等多个知名商超,产品畅销全国,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

除了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邮储银行还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产业链上游的种植户,加入“柿”业“朋友圈”。

位于大洼唐家镇的狼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现已拥有10栋大棚,专业种植碱地柿子。回想合作社成立之初,成员之一的李近奎说:“多亏邮储银行的贷款,才让我们有资金逐渐扩充大棚。”

十年间,邮储银行累计提供313万元资金用于企业设施农业建设。如今,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已步入稳定轨道。今年,李近奎又向邮储银行申请了2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日常生产周转,“每栋大棚年产量约8000斤,年收入达45万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我的客户。”李近奎开心地说。

截至目前,有60多户碱地柿子种植户得到了邮储银行的金融服务,授信总额超1000万元。

一路走来,邮储银行盘锦市分行为当地碱地柿子产业累计投放贷款超1.13亿元,通过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当地土特产发展提供了充足养分。从支持散户种植到扶持企业,再到助力地方产业品牌,邮储人用始终如一的相伴、充足的资金支持,架起新农人到兴农人的“金融桥”。(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