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一线的深情厚谊

贺建明 2025-06-09 18:13:53

普布普尺和祝波在灾后重建现场。日喀则融媒体提供

在定日6.8级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建灾后美好家园,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在定结县郭加乡乃村,细雨绵绵,空气中仍透着缕缕寒意。然而,村委会的厨房内,火锅正翻滚,热气蒸腾,围坐在一起的科技专干普布普尺与施工队成员祝波等人,感受着由内而外的温暖。

由于灾后重建工期紧,灾后重建诸多细节需要及时和村委会以及村民们沟通交流,祝波经常被热情挽留,和大家一起在村委会吃饭。

“这是我们四川的火锅底料,今天天气冷,我们吃顿热腾腾地火锅驱驱寒。”祝波来自四川阆中,得知普布普尺从未去过四川,却对成都火锅心驰神往时,便让家人邮寄来了正宗的火锅底料。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普布普尺与祝波经常一起穿梭于工地之间。她的工作笔记里增添了许多村民的殷切嘱托,而祝波的施工图纸背面则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藏语日常用语。这些不同语言的交织,犹如热辣鲜香的川味火锅,各式食材在其中交融碰撞,不仅温暖了身心,更照亮了乃村重建的每一个步伐,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希望与勃勃生机。

施工队装了冷热水龙头,热情邀请村民使用;村民拿出自家的洗衣机,帮施工队队员洗衣服……在郭加乡康孔村,施工队宿舍虽与村民安置点相距50米,但这短短的距离却无法阻挡大家相互帮助、彼此关爱的真挚情感。

承担康孔村灾后重建任务的施工队队员,来自四川、贵州、重庆、湖北、云南等多个省份。初到康孔村,他们便主动和村民拉家常,深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而下班后串门聊天更是逐渐成为一种日常习惯。

施工队负责人范国强急需邮寄一份重要文件,由于村里邮政服务不便,加之工地事务繁忙,他难以脱身。于是,他找到计划进城办事的村民次旺加布帮忙。次旺加布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小心翼翼地带着文件和身份证上路。

“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托付给我,这就是信任!”次旺加布说,“他们远离家乡来帮我们重建家园,我们自然要真心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