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21:36:52
5月22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全要素规划:理念、方法与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欧阳昌裕表示,“十五五”是实现碳达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关键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一体化融合创新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工程,“十五五”以及中长期电力规划要统筹优化好各阶段“安全、绿色、经济、共享”四重目标,开展源、网、荷、储、技术、市场、政策等跨行业跨领域全要素协同规划,找准转型发展节奏和路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道路。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康重庆说,“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阶段,需统筹能源转型与系统性变革。他强调,研究院十年来聚焦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级智库课题,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深化合作,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本次研讨会围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综合能源智能规划等议题展开研讨,旨在为“十五五”能源电力规划及“双碳”目标落地贡献智慧方案。未来将继续携手各界,以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推动能源革命,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王耀华表示,“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新形势新挑战,规划的目标、边界、要素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规划是引领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龙头,“十五五”电力规划要以系统观念为引领,面向全环节开展技术、市场、政策等全要素规划,回答好整体政策机制顶层设计,电价、市场与规划闭环互动,气候气象、数据资源、人工智能等新要素、新技术深度融入,新模式新业态引导治理等一揽子问题,以实现各类要素更高水平的协同平衡。
国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龚一莼分析了新能源入市政策重点及影响,提出136号文出台标志着新能源行业走向独立、成熟,原来“保驾护航”的发展逻辑随之改变,未来面临政策推动与市场配置两种发展思路的深刻博弈,预计未来将呈现“底线目标由规划锚定,结构布局由市场反馈”的更为高效的新能源发展范式。面向“十五五”及中远期,提出新能源将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新能源发展规划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路径。
国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陈海涛提出,余热作为第五大常规能源载体,正成为破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关键突破口。模型模拟发现,余热利用的节能效果显著,可减轻达峰期间的能源保供压力。建议建立行业差异化技术推广机制,支持跨行业余热资源整合项目,引导形成跨行业余热梯级利用体系,形成集约、绿色、低碳的能源高质量发展模式。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冯君淑发布《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4》。冯君淑表示,促进电力转型,实现电力碳达峰,挑战既在全国、更在区域。聚焦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能源电力全国资源统一优化配置仍然必须且重要,电从远方来,仍是符合国情能情的必由之路;绿氢远方来,也将成为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补充。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甘萌莹发布《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5》。报告指出,2030年前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有望维持在2亿千瓦以上,使电力系统面临巨大调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