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开幕

管培利 2025-05-21 12:22:32

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5月20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大会以“农业生物多样性繁荣人类和地球”为主题,提供了分享和管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共同探讨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展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挑战及趋势的交流与评估,共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计,推动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系统。

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开幕现场。管培利摄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官)陶怀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诺。中国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搭建、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增收有机衔接、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等领域,作出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愿与各国一道,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在政策保障体系完善、保护条件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强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多维度协同,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共赢。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挑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强化职责使命,坚持走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以及助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列,愿与各方携手,深入挖掘生物多样性潜力,加大对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近缘种、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持续探索优化生态农业模式,提升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生产中的利用,实现全球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介绍,地形和气候的特殊性,使云南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独特的省份。云南坚持立足优势,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将以此次大会举办为契机,与大家携手合作,积极探索开展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工作,促进建立更加有效的全球食品系统,助力全球减贫和生计发展。

印度植物遗传资源学会主席拉杰·帕罗达、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施启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阐释了“德里→罗马→昆明路线图”,报告自德里、罗马到昆明所采取的行动、进展和成效,以及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展览。管培利摄

据介绍,当前农业生物多样性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农业生物多样性议题。首届和第二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分别于2016年(印度新德里)和2021年(意大利罗马)举办,并发布了《德里宣言》《罗马宣言》,为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创新利用提供了行动指南。

据介绍,此次大会紧扣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健康饮食、性别和社会包容性以及保护和管理战略等设置六大议题,覆盖科学研究、政策创新与实践应用,围绕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展开深入研讨,将举办40余场主题报告、15场边会及16项典型案例展览。

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及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共同主办,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