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扩大内需重在释放消费潜力

2025-05-20 06:45:25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作出深刻论述,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形成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指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形成服务消费等新增长点”。从发达经济体消费结构升级规律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居民消费平均增速放缓,消费从增量升级更多转向结构升级,服务消费驱动消费结构变化,占总体消费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0%。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费者更多希望在服务消费中获得体验、享受、自我提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带来人口集中和产业融合,催生了更多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服务需求。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面向未来,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将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满足不同群体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同收入群体处在不同的消费阶段,消费市场更加细分多元。更好适应消费分化和多样化趋势,需着力丰富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等服务消费供给,推进消费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及时捕捉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提高产能灵活转换和快速响应能力,以高品质供给催生新的需求。

  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激发消费增长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乡村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近年来,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县乡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呈现出与城市梯次追赶特征,服务消费、品牌消费逐步发展。数字化加快延伸至县乡市场,带来了现代消费方式和消费增量,年轻群体和回流人群成为县乡消费主力。通过产业赋能、优化消费供给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举措,县乡消费增长新动能将进一步增强。

  构建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中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面对当前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形成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不仅有助于解决短期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能从中长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丽芬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