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6:48:08
近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湖北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金湾生态板块亮点打造工程完工,标志着该项目最后一个子项洪湖茶坛岛等区域生态移民及修复工程整体完成,项目建设迈入收尾阶段。
“我算是这个片区生态改造项目的见证者,这两年来真的不仅提升了水产的品质,还减少了对洪湖的污染,对我们养殖户来说,收益也是大大增加了,感谢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洪湖金湾小龙虾养殖户王玉新说,以前自己的虾塘都是直接从洪湖取水,如今金湾片区生态改造后,成为了洪湖和养殖户的中转站,经过改造后的湿地净化,水源更清亮了,自己池塘里的小龙虾长势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2022年,“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始实施。
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作为其核心板块,旨在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治理策略,统筹解决洪湖流域面临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重构“江湖联动、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
据介绍,该项目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长江-洪湖段岸线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湖南片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洪湖湖滨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洪湖茶坛岛等区域生态移民及修复工程、江汉平原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与污染治理(洪湖片区)试点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生态斑块吹填480万立方米、乔木种植15万株、水生植物恢复300万平方米、养殖尾水治理约9000亩、生态沟渠治理270余公里及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等,将于2026年3月全面完工,整个项目投资超过15亿元。
中交一航局洪湖山水项目部相关负责人邹宏浩告诉记者,面对新领域,项目团队开展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和工艺革新。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中,将传统生化处理工艺优化为DTRO膜技术+MVR蒸发+母液协同焚烧全量化处理工艺,提高渗沥液的净化效率,成功解决原液中重金属、氨氮等污染物超标难题,还周边居民清新空气。
在养殖尾水治理过程中,项目团队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始环境的扰动,采用行业领先的“四池三坝”标准化处理工艺,规模化种植净水植物3.5万平方米,打造“植物吸收-动物滤食-微生物分解”的立体净化网络。
面对大湖内水生植物成活率低难题,项目团队还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成立“水生态环境恢复技术实验室”,系统开展水生植物种质资源筛选与适应性培育,优化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使大湖内水生植物成活率从不足40%提升至90%,水体透明度提高1.5倍,氮磷负荷削减率达50%,为洪湖水生植物恢复提供可量化技术路径。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改善洪湖流域生态环境,河湖连通水系立体升级,有效减少入湖污染物,为洪湖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物多样性保育、水质净化、自然景观美化等生态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促进当地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长江洪湖段岸线。柳洁摄
实施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洪湖市内沟渠。柳洁摄
实施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与污染治理(洪湖片区)试点项目后的三八渔场。戴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