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22:03:27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一批与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的重要国家标准,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林冰介绍,此次发布的5项国家标准,重点聚焦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其中,《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了火灾隐患分级判定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和动态评估模型,实现隐患早识别、早预警,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系统构建了覆盖生产、储存、经营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型。《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应急避难场所管护使用规范》《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场所规划、设计、管护、使用等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将有效提升全社会应急避难能力水平,确保灾害发生时人民群众能够“有地可避、有序可循”。
防风险、保安全,标准先行。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已推动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优先立项,并会同21个部门建立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制修订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标准制修订快速联动、协同高效。截至目前,已建立涵盖矿山、危化、消防等10大领域2000余项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坚持“能强则强、应强尽强”,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林冰说,随着《推进构建强制性标准为主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重点标准项目研制清单》的印发出台,通过“修订一批”“转化一批”“调整一批”“保留一批”和“废止一批”,推动重点标准制修订进入“快车道”。据统计,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占比已由2023年6月的56%,提升到目前的80%以上。
“今年,我们还将专项下达一批矿山安全、消防救援行业标准转化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不断满足安全标准需求。”刘洪生说,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分析各类灾害隐患、安全事故中的标准需求,持续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供给,推动安全治理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型提供标准保障。
林冰也表示,下一步,应急管理部门还将加快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密切跟踪事故灾难暴露出的标准问题,聚焦安全风险大、事故隐患多、社会关注度高以及安全发展急需的强制性标准,及时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标准迭代升级,努力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工贸安全、粉尘防爆安全、涂装作业安全、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个体防护装备等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出台,以技术标准的硬约束和强执行,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标准化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