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回乡创业天地宽

2025-05-13 16:55:37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激励引导300多名在外打工有成人士回乡创业、反哺家乡,先后涌现茶叶原萃液深加工宦庭发、“蛙稻共作”邹涛、药材大户向冰冰、90后“新农人”张勇等80余名“最美回乡人”,推动30余名回乡创业人士成长为政协委员、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商会骨干、村干部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不仅有效促进了保康经济发展,也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了参政议政的新通道。

位于鄂西北荆山腹地的保康县是外出务工大县,每年约有8万人外出发展。近年来,该县以乡情为纽带,多措并举促进楚商回乡,实现镇镇有楚商回乡企业、村村有回乡创业典型,变“外出务工大县”为“楚商回乡大县”。

为打好乡情牌,该县全面摸清在外保商和贤达人士底数,编制了“保商侨商”名录,建立家乡干部与在外楚商联谊交友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联楚商、千名楚商回家乡”活动,家乡干部与1000多名在外楚商结对子、交朋友,不断激发在外楚商桑植情怀。

春节返乡之际,该县广泛开展“看老乡叙乡情话发展”行动,登门拜访归家楚商,举办在外楚商座谈会,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回乡创业政策,推介家乡的好项目、好机遇,并从在外楚商中聘请10名招商大使,向广大在外楚商发出诚挚的邀请函,以最大的诚意欢迎保康老乡回乡发展。

推行外出招商“首访制”,所有外出招商活动首访交友对象,并适当捎去小礼物,以茶会友,讲家乡故事,品家乡味道,谋发展思路。在法定节假日,家乡干部主动邀约在外楚商,一个电话、一条信息问候“商亲”。

“选择回来不后悔,有家乡的支持,干得很开心好。”在外发展20余年,魏福泳回乡与乡亲一起发展“辣椒”产业。为培育企业壮大,该县统战部门不仅帮他跑贷款,还帮助争取100万元项目资金。如今,魏福泳家乡13个村发展辣椒种植600余亩,为贵州老干妈、湖南辣妹子等企业供货,带动70余户村民增收。

在外人士王志文受邀回到该县两峪乡发展蓝莓产业,该县统战部门以“万企兴万村”为契机,推动村企共建、双向赋能,促成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出资15万元作为结对的两峪村股份与回乡创业王志文共同打造“摘品赏”一体的蓝莓产业,吸引众多游客。如今孵化11个村发展蓝莓种植,带动238户易地搬迁户稳定增收。

在外工作的刘秋霞回保康创办侬康血耳有限公司,因血耳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公司一度陷入困境,该县统战部对及时接省农科院、湖北工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了企业效益。目前湖北高校、科研院所等10余名党外知识分子专家与保康10余回乡创业企业开展校企共建,攻克了血耳栽培、葛根功能食品配料、天麻药膳、蓝莓种植等10余项技术难题,让回乡创业人士充满信心。

保康县坚持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服务,推动资源配置、用工需求、人才技术、融资贷款等向楚商回乡倾斜,连续3年开展‌跑贷款、‌跑订单、‌解难题“两跑一解”行动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推动回乡创业企业获得融资贷款4.2亿元,促成93家企业与89个村结亲,厚植楚商回乡沃土,让楚商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