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9:09:00
在日前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央企AI+大模型应用论坛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范建林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中央企业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国资央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国资央企发展人工智能,范建林建议,深化创新驱动,突破根技术,聚焦大模型训练、安全可信算法等关键领域,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快国产化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强化场景牵引,瞄准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民生服务等战略领域,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建开放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企地协同、跨界合作,打通数据堡垒,优化资源配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昇腾创新中心COO赵满意认为,AI已无处不在并开始走向千行百业,人工智能行业渗透率快速提速,DeepSeek将AI产业推向了新高度,即由感知理解世界走向生成创造世界。人工智能是中国与美国科技竞争的焦点与制高点,爆款应用和AI智能硬件飞速发展,大规模、高并发中心推理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步核心需求。
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云智联总经理王乔晨表示,大模型是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技术迭代,如同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一样,将带来生产效率指数级提升,引发全行业业态和生态的重构,为企业带来重大机遇。DeepSeek 实现开源且降低对算力要求,推动大模型平权,使大模型从少数人掌握的高端资源变为大众可用,加速大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进程。在DeepSeek出现前,中国在大模型基础理论层面追赶美国,但凭借完整产业和庞大市场,拥有场景优势,能平衡基础能力的劣势。如今随着技术发展,中国大模型基础能力取得了进步,场景优势依然显著。
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陈和午分析,从发展趋势看,AI技术的底层算力提升,技术应用门槛降低,应用更加广泛;从国企视角看,国有企业寻找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场景,近一年超半数央企落地了行业大模型。但是,当前AI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大模型技术瓶颈、大模型伦理安全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的挑战。
王乔晨认为,大模型落地产业面临诸多难题,包括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觉现象(在工业等领域,错误容忍度低,幻觉易引发严重问题)、缺乏可解释性等。大模型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重点应放在垂直行业,实现生产力提升和价值变现。现阶段需依靠系统工程能力,基于现有技术满足工业现场等产业要求。尽管目前大模型应用尚处初期,但鉴于技术迭代迅速,预计两三年内有望实现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
“人工智能价值赋能重点体现在赋能新型工业化,赋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及业务安全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广泛应用的同时,面临复杂的安全威胁,要构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标准体系,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任爽说。
大小模型协同能充分发挥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各自优势,提高任务处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王乔晨表示,大小模型协同的AI推理架构,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能发挥强化监督预防、实现安全兜底功能,大小模型协同能实现误报过滤和复杂逻辑识别,助力安全生产跨越式变革。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云边协同”系统架构,为中国建材集团全级次管理者赋能。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大模型开放生态倡议1.0》倡议书。该倡议书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牵头,联合央企生态服务商、研究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发起,以共享、共创、共治为内核,旨在推动AI技术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局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