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积极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浓厚氛围

常理 2025-05-12 22:01:20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部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各地各部门多角度、立体式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普及地震安全知识,介绍防震减灾工作。应急管理部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让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更加立体鲜活、生动有趣;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全民安全公开课》第三季系列节目,围绕汛期防溺水、森林草原防灭火、高楼火灾逃生电梯安全、地铁公交安全等主题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北京采取“主会场+科学中心会场+安全体验馆公众开放+新闻发布会+线上科普宣传”等方式,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天津开展儿童视角实景探险式科普,将防灾减灾和安全知识融入闯关打卡、实景互动展活动中。上海发布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浙江在主题活动现场设置“杭小应”AI智能体验互动区。安徽将应急救援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搬到群众身边。

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贴近实战,组织开展演练演习,磨合机制、检验队伍,有效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湖北聚焦极端强降雨导致“三断”情景下的滑坡、城市内涝防灾避险和救援救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江苏组织开展地震、台风、洪涝多灾种叠加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河南立足防汛实际设置8个特色科目,组织“使命2025-防汛应急综合演练”。重庆组织开展学校地震应急演练,5000余名师生参与。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灾害隐患,组织集中开展灾害风险辨识、巡查排查和整治行动,推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群众、落到基层。(经济日报记者 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