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勾明扬 2025-05-11 10:10:25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今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三是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落实好各项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是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综合施策,保持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五是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报告》显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4%和7.0%,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50个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3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2.2%,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782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据悉,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扩大国内需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同时,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