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9:34:23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5月9日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4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290天,创有监测以来新纪录。
《公报》显示,2024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多年稳定达标。与2013年相比,2024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下降一半以上。
2024年,北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继续降低,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优良水体比例显著增加,2024年,继密云水库、雁栖湖之后,清河入选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成为展示城市魅力和多元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滨水空间给市民提供更多亲水体验,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生态之美融入市民生活。
北京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了更多小动物在此“安家”“歇脚”。《公报》显示,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4,同比增加0.85%,生态系统质量稳中有升,“推窗见绿、开门即景”的绿色生态空间随处可见。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有力。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北京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落实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60项重点任务,形成政策成果136项,实现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北京还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对重点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开展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松山、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达优良水平。
《公报》还显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果丰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化,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步伐加速。三地连续8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推动潮白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综合治理。京津冀三地还共同发布全国首个区域低碳出行标准,助力交通领域低碳化,调动更多社会力量自愿参与碳减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