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个碳信用账户平台在淮北市启用

梁睿 2025-05-09 15:39:11

绿色信用正从可量化到可变现。5月8日,安徽省首个碳信用账户平台在淮北市上线启用。22家“绿色”企业率先尝鲜,与金融机构达成近10亿元的授信。企业踏“绿”而行的每一步,都开始“刷碳生钱”。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安徽,绿色金融发展正在加速推进。淮北在全省率先探索转型金融创新,为推动高碳行业节能降耗、产业转型升级找到新的解决路径。

“碳强度、碳效率等级等数据不再是报表里的死数字,而是能变现的绿色资产。”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统计研究科科长欧阳秋现场演示:某制造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经12项动态指标换算,生成“浅绿”信用等级,系统自动推送3款专属信贷产品,其中一款挂钩贷款年利率直降0.2个百分点。

安徽瑞柏新材料财务总监蒋雁表示:“以前减排是笔糊涂账,现在减排账本秒变提款密码!”当天上午,安徽瑞柏新材料上线平台自主填报,有了自己的碳信用账户信息卡,并与工商银行淮北分行签订《碳账户挂钩贷款合作协议》。

这场绿色变革背后,藏着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跨界联姻”。下一步,供电公司的峰谷电耗、税务局的研发抵税记录……这些曾经沉睡在政务云里的碎片信息,将被算法汇总成“淮北碳信用报告”,形成包含传统信用评价和碳效等级的双重标识系统,为企业的碳排放精准画像。

据淮北市发改委副主任肖冰介绍,平台设有四色预警机制——如果企业碳消耗触及“红色警戒线”,平台会立即触发专项辅导;而保持“深绿”水平的新能源公司,则享受快速办理的VIP通道。目前,已测试预录入158家企业碳账户信息,其中拥有绿色标签的企业50家。

走进平台的“数字心脏”,政银企三方共建的绿色生态网正悄然运转。金融产品货架上,绿色信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17款特色产品可供挑选。产品清单动态更新,持续扩大绿色金融供给。

“碳信用账户就像一本实时更新的绿色存折,记录着每个企业绿色转型的低碳贡献。”肖冰说,立足全国融资服务平台,以“金融+互联网+政务数据+信用数据”为创新路径,上线碳信用账户平台,正是淮北在转型金融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信易贷”工作,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创新探索。

淮北市财政局局长王祥顶告诉记者,平台还将参与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一场以碳信用为纽带的城市转型金融实验正加快释放裂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