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述评|国际油价疲弱走势或将持续

翁东辉 2025-05-07 09:48:04

0507-02.jpg

图为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总部。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举措已经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重大风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因需求前景堪忧备受打击,特别是国际油价走势相当疲弱,反映出市场信心匮乏,当前世界石油市场迎来极为敏感的时刻。每当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时,就会有很多人发出疑问:油价底线在哪里?

当地时间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6美元,收于每桶57.13美元,跌幅为1.99%;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6美元,收于每桶60.23美元,跌幅为1.73%。

据统计,4月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较上月跌幅高达18%,达到202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近一个月来也呈现单边大幅下跌走势。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无疑是造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信心丧失的主要原因,当前国际石油需求预期相当悲观,油价很可能继续探底过程。

美国的关税战威胁以及朝令夕改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更对世界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随着美方一些人挑起的关税战升级,市场担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主要经济体进口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将明显下降。以石油为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已经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将今年日均石油需求增长量预期下调到130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51亿桶。

美国经济数据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石油需求减少的担忧。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职位空缺数量降至719.2万个。4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86,为近年来低点。美国汽油需求4月份同比下降3.5%,为2年来最大降幅,消费疲软、制造业和运输业活动放缓直接削弱原油需求。此外,美国主要投行也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低于3.2%的长期预测均值。

在需求疲软的同时,原油供给过剩问题同样突出。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计划从今年5月份起增产41.1万桶/日,较此前计划的13.5万桶/日大幅增加,2026年则恢复增产220万桶/日,以维护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将很难扭转。市场预测,2025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60万桶/日至70万桶/日的库存累积。

在普遍预期下,市场投机行为加剧了极度悲观情绪。相关数据表明,4月份,纽约市场投机资金大幅减持,WTI原油净多头头寸降至历史低点,布伦特原油一周内减持16.23万手,创单周最大减持纪录。同时,交易量激增30%,暗示强制平仓或去杠杆,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也未能有效提振油价,市场几乎是一边倒看空。当WTI每桶60美元大关被轻易击破后,下行55美元就成了关键的支撑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近日走势,一旦关键支撑位不保,那么市场将出现恐慌性抛售,并在每桶50美元位置上构成较为牢固的底部。

而真正底部的形成仍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全球需求企稳。前提是美国放弃或是降低关税战风险,主要经济体避免直接经济对抗,恢复经济增长。二是石油供应有所调整。“欧佩克+”有可能重新评估其增产计划,在需求持续减弱前景下,该机构可能暂停或推迟增产计划。沙特等核心成员国可能通过减产或价格战应对低价环境。三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趋于平衡,中东原油供应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四是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截至4月25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为4.404亿桶,较前一周减少270万桶,但仍接近5年平均值。若出口市场恢复或炼厂需求增加,库存压力可能减轻。

在当前石油市场变化较大的关键时期,“欧佩克”的未来政策取向将发挥重要作用。“欧佩克+”会议近日结束。该组织宣布,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8个参与国将在6月份增产41.1万桶/日。逐步增产可能会被暂停或逆转,具体取决于市场状况的变化。

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国际油价还将剧烈波动,如何保证能源安全成为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各国应做好两手准备,加大多元化能源进口来源,同时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此外,国际社会应当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缓解贸易紧张局势,从而恢复经济增长,实现包括原油在内的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经济日报记者 翁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