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呼唤安全文明“露营热”

2025-05-07 06:45:08

  立夏已过,草木葱茏。露营再次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不过,当这项户外活动迎来爆发式增长后,也出现了不文明露营行为、露营地管理混乱、生态环境破坏乃至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在生态保护和亲近自然之间做好平衡,如何整治野蛮生长的市场乱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乎消费者体验,更关乎产业的长远发展。

  安全是露营经济必须守住的底线。个别经营者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防火隔离、地质风险评估等基础安全配置;有的露营者缺乏基本户外生存技能,在未掌握气象、地形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贸然行动;部分低价帐篷使用易燃面料,燃气罐存在压力容器不达标等现象,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在野外复杂环境中成为致命威胁。

  文明是衡量露营文化成熟度的标尺。不少露营地一夜过后一片狼藉,大量不可降解垃圾的堆积、植被土壤的物理破坏、声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使露营的环境基础受到冲击。更有甚者,不少露营者将“亲近自然”异化为“征服自然”,肆意改造地形地貌、圈占景观甚至破坏环境。

  应让“痕迹最小化”真正成为露营者的行为准则,不断完善“信用惩戒+正向激励”的管理机制,在享受自然权利与履行生态义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问题与机遇并存,市场呼唤安全文明“露营热”,同时对露营资源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专业营地设计、智能露营装备研发、野外安全培训等新兴服务产业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大,正显现出强劲的升级动能;文旅产业积极探索“露营+”融合模式,与郊野观光、体育赛事、文化展演等业态形成联动效应……不少地方把规范化发展当作带动相关资源更优融合、产业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

  数据显示,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39.7亿元,预计2025年将上升至2483.2亿元,相关产业链蕴藏着大量的市场潜力。这个万亿元级市场呼唤的安全与文明,既是露营产业规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未来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全标准的完善倒逼产业链提质增效,产业生态的成熟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涌入,当机遇不断被催生和把握,产业就会迎来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