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06:58:13
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毕业求职的高峰期,众多打着招工、招聘幌子实施诈骗的行为日益增多。诸如“花几万元就能入职央企”等虚假宣传广告时有出现,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求职者上当受骗。
尽管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及相关单位屡屡发布防骗声明,但求职受骗现象仍未完全杜绝,因求职受骗而遭受财产损失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防范虚假招聘,首先要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的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各类不规范的就业招聘现象,依法维护就业招聘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在及时提示求职者的同时,更要加强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查处虚假招聘背后的犯罪人员,斩断犯罪利益链,让违法犯罪受到应有惩处。
还需加强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网络和招聘市场建设,广泛开展规范化就业求职招聘活动,引导求职者利用公益平台求职应聘。媒体、人社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求职者防骗意识。针对网络平台求职诈骗多发频发的现象,相关网络平台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审核和违法信息处置,阻断违法诈骗行为传播渠道。
广大求职者要提高信息甄别意识,选择正规渠道求职应聘,同时警惕任何以承诺录取名义收取费用的行为,不在求职应聘过程中透露个人银行账户、信用卡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除了各类“明”诈骗,还要谨防通过缴纳就业培训费、实习期保证金、担保金等形式的“暗”诈骗,防止财产受损。一旦遭受求职诈骗,要第一时间寻求公安机关帮助,锁定受骗证据,配合执法部门打击虚假招聘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