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中医药插上数智化翅膀

祝君壁 2025-05-06 14:10:08

中医药行业统筹推进数智化转型: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提升新药研发效率,依托数字化车间提高生产效率,借助智能物流等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共同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列出中医药应用典型场景,梳理数智化转型场景清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下,传统中医药行业插上数智化翅膀,有望实现新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积极开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数字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中医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能够采集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为全国1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提供追溯服务,覆盖113种常用中药材。

尽管如此,中医药行业数智化转型发展还处于初期,存在对数字化建设和数据要素作用认识不深、数智化赋能医疗科研广度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数智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数智中医药”,须加强中医药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据标准规范,强化数据治理基础。

研发方面,应进行中医药经验数据挖掘和决策模型研究,运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模拟技术等,建立大数据库,提高中药创新药转化决策质量、效率和效益。生产方面,应着重打造智能中药工艺设计应用场景,将高质量的工艺和质量数据集与数学建模方法或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提升工艺模型可靠性和工艺参数的可调控性,保持生产过程稳定性和可控性。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应针对中药原料品种多、来源广、处理工艺复杂、质量差异性大等问题,部署优化系统,实现中药原料质量回顾与数据趋势分析,提高中药材原料的稳定和均一性水平。

同时,要加大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建议相关机构、企业针对中药等行业生产特点,打造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推广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等;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只有利用好长期以来积累的诊疗、服务数据,才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

中医药行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后,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提升新药研发效率;依托数字化车间,实现工艺参数实时调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药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借助智能物流与区块链追溯系统,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的透明追踪与精准管理。这些突破,都将推动中医药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