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06:59:37
位于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肃明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总装厂,工人在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等机构近日发布《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油气产业蓝皮书》《天然气行业蓝皮书》《低碳经济蓝皮书》。四大蓝皮书显示,2024年全球油价大起大落、欧洲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但中国原油产量上升,进口量下降,进口格局稳定;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在稳供应的同时,我国能源行业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清洁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应对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变化提供了更多底气。展望未来,我国油气行业要进一步练好“内功”,增强应对风险能力。
成品油消费分化
2024年,我国成品油呈现产销双降态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对成品油市场构成了显著冲击,各行业对成品油需求相对减弱。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呈现显著分化,汽油市场受新能源车普及、轨道交通扩容、共享出行覆盖及生物燃料替代多重因素影响,消费量降幅达1.25%;柴油市场消费量收缩更为明显,同比下降4.86%;航空煤油则受益于民航业复苏强势反弹,实现5.06%的同比增幅。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成品油消费还受到世界经济及能源形势变化的深度影响。“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暖,但受全球市场波动与能源结构转型影响,中国成品油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孙仁金介绍,2024年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深度博弈,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作用,原油价格呈现波动性下降。
未来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演变、全球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全球货币市场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的变化趋势和总体水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认为,总体而言,2025年全球石油价格可能处于震荡下行态势,总体上趋于低迷,全年平均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2024年,有可能在55美元/桶至75美元/桶的区间波动。
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势头也将放缓。孙仁金预计,2025年全球成品油需求将进入增长尾声。从我国情况看,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2023年中国成品油消费达峰,2024年转为负增长,2025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降幅将继续扩大。“成品油行业结构性调整已不可避免,未来综合服务站数量有望增加,形成多能供应新格局。”孙仁金说。
天然气产销增长
成品油消费出现下降的同时,作为清洁能源代表,天然气消费重回高速增长态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险峰称,中国天然气行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快速发展,用气结构与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油气产业蓝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246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连续8年保持增产1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424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天然气出口总量为60.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3%。在管道建设方面,全国新增天然气管道里程超过4000千米。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提到,基于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未来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中国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预计未来10年,天然气仍然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刘险峰分析,特别是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天然气市场需求也较快增长。从长远来看,中国能源发展将快速迈向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并存的阶段。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有序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停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将气电调峰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能源实现碳达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绿色转型迎机遇
2024年,全球能源版图在动荡中加速重构。这一年,碳中和承诺全面落地,减碳减排从战略蓝图转化为行业攻坚,倒逼高排放产业转型,我国氢能电解槽出货量稳居世界第一。这场涉及政策、技术、资本的多维变革,正在重塑人类与能源的关系。
《低碳经济蓝皮书》显示,2024年,全球加速从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化石燃料依赖减少。我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能源结构优化,利用水平提高。
能源结构更趋合理。《低碳经济蓝皮书》显示,2024年,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8种能源,共同构成低碳经济的多元图景。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我国“风光”稳居全球第一。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78亿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8.87亿千瓦,同比增长45.65%,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中国风能累计装机容量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在全球风能总装机容量中占比约45.6%。中国风能发电量为93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2024年中国风能发电量占全球风能发电总量的36.98%,稳居全球第一。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也持续增长,中国在新能源发电量方面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煤炭方面,《低碳经济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煤技术取得进展,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预计2025年,中国将继续提升煤炭全链条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发电方面,虽然火电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占比达67%,但是中国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通过灵活性改造参与调峰服务机组超4亿千瓦,60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董秀成表示,我国聚焦低碳产业升级、技术突破、淘汰落后产能和协同发展,推动产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增值。2024年,碳捕捉和封存(CCS)以及碳捕捉、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预计2025年,中国将加大对CCS/CCUS的投资,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全球节能技术创新活跃,中国节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节能材料将在多个领域发挥核心作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2025年,全球新能源有望实现更快速发展。孙仁金预计,中国风电将实现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氢能产业逐步从前期试点示范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全球氢能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氢气年产量达1亿吨以上,中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储能装机继续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达113.7吉瓦,中国储能新增装机达3000万千瓦以上。(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