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弥漫书香味

2025-05-05 06:29:59

  随着全民阅读深入开展,阅读正不断向城市的每个角落拓展:商场、地铁站、社区、旅游景区……书香的浸染为消费拓展出更宽广的领域,带来更丰富的人流,也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书香气息和文化氛围。

  拓展书店经营范围

  近年来,不少读者都感受到书店经营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拓展:卖书、卖文创、卖咖啡、卖餐饮……一些书店的业务拓展程度可能让你无法想象。

  走进句象书店武汉经开店,读者立刻就会被书店的多元空间设置所吸引。这里不仅提供了传统的图书销售区、餐饮区,还设置了儿童绘本区、亲子共读区、沉浸式剧场、自习室等阅读空间,不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和情感归属。

  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鑫介绍,作为一家由教育机构创办的书店,句象书店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度服务,尤其是优质内容和体验。书店采取会员制,凡书店会员都可无限次借阅店内销售的图书。“截至去年年底,我们累计借阅会员2.7万余人,累计借阅图书55.5万余册,平均每人阅读21本图书。预计今年至少借出50万册以上。”金鑫说。

  金鑫坦言,句象书店不是在卖书,而是在卖阅读,“阅读不是热闹一时的打卡活动,而是要真正融入家庭、融入生活”。为此,句象书店形成“共享借阅+阅读服务+文化”的复合商业模型,定期举办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据统计,2024年书店累计开展文化阅读活动超600场,覆盖近2万人次。活动内容涵盖文化传承、科普启蒙、亲子阅读等多个维度。

  “我们的文化空间还有更多延展机会。”金鑫表示,自2022年元旦首店开业以来,句象书店持续拓展覆盖全国的共享阅读网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7座城市落地13家门店。“未来,句象书店还将依托商圈、社区、学校与企业资源,拓展公共阅读服务网络。探索通过‘中心店+社区卫星店’的布局,逐步形成3公里服务半径的共享阅读网络,最终实现1公里内通借通还的城市阅读生态,构建‘15分钟文化惠民圈’。”金鑫说。

  与其他业态相比,书店的引流功能不容忽视。“由于要借书还书,我们的会员月平均回店6.6次,全年带来客流量60万人次。”金鑫表示,书店虽仅占所在商场不到1%的面积,客流量却能达到商场客流量的6%到7%。“我们不仅能够引流、留住人,而且还不断有新客流涌入。这都归功于阅读的魅力。”金鑫说。

  搭建亲子共读空间

  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长墩堤社区的“养蛙有方·城市家庭书房”里传来孩子们开心的笑声,20名五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正在主讲老师田桂月的带领下,共读彼得·雷诺兹的经典绘本《点》。

  “随便画一个点或线,看它指引你去哪儿?”田桂月绘声绘色地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述绘本中的故事,一边还启发家长如何情绪稳定地引导孩子,用最小的目标激发孩子迈开脚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追逐梦想。

  随后,田桂月为孩子们发放了纸和彩笔,让他们像绘本中的小主人公一样,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点和线。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一起沉浸在快乐的创作过程中。

  “在这样的阅读活动里,孩子们可以获得一个自由舒展的空间,老师与孩子亲密互动,每个孩子都能被老师看见。在阅读的滋养下,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能收获阅读带来的快乐。”带着两个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袁瑜倩说。

  长墩堤社区党委书记熊峰介绍,社区将6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改造为复合型教育空间,设置了“三代同堂”阅读区、家庭教育绘本体验区和电子借阅区等功能区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书房选址居民区,可辐射至周边大小物流园和工业园区。”熊峰说,城市书房不仅是阅读场所,更是社区治理的和谐纽带。社区通过书房组织家庭教育咨询、亲子关系调解等活动,解决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睦。

  为确保社区书房高效运作,不仅要依靠居民自治的热情,社区更引进了专业组织的智慧和服务。熊峰介绍,一方面,志愿者团队承担起书房日常维护、秩序管理以及活动协助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专业文化服务机构入驻,为书房提供图书分类、档案管理和咨询服务,提升了书房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这种“专业+志愿”的组合模式,保证了书房管理的专业性和活动策划的多样性,为居民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覆盖城市多个角落

  如今,阅读正走出书店、社区,走向更广阔的空间,阵阵书香浸润城市各个角落,带来更多客流和人气。

  站在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山顶的古城墙上,可远眺黄鹤楼。这条1200多米长的历史文化街区,聚集了52处历史建筑,被网友誉为武汉最文艺、最受年轻人青睐的“顶流”打卡地。

  今年以来,这条人气街区更增添了文化气质。“城墙读书会”自1月启动,陆续举办了以百年粮道街、非遗、人工智能、楚服文化等为主题的读书会。每期城墙读书会都会选择一本主题书籍作为核心,面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武昌区粮道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昙华林是近代教育发源地之一,书香气息浓厚。这里现在也经营着多家特色书店、网红书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通过举办城墙读书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这里的文化旅游、文创产业带来充足人气。

  除了特色读书会,覆盖武汉所有城区的地铁也被塑造成一个巨大的阅读空间。早在2012年,全国首创的“地铁自助图书馆”就亮相武汉21座地铁站。截至2023年,武汉地铁已拥有169座自助图书馆。除了借书还书,地铁站内还能扫码听书。“图书漂流”“丢书大作战”等新颖的阅读活动常办常新,地铁交通也承载了文化的流转。

  游船上开设的阅读空间,让来武汉的游客也能随时随地感受书香氛围。2024年5月开张的“长江书苑”是武汉首个建在长江游船上的城市书房,3000余册图书让游客饱览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能产生更加深刻的文化体验。不少游客表示,在长江游轮上阅读关于长江的书籍,还能近距离观赏武汉长江大桥,这种体验真是太棒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