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土里种出“小金条”

夏先清 2025-05-05 10:45:21

一棵胡萝卜,历经采挖、清洗、分拣、打包、预冷,当天便送往全国各地……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蒋口镇洪楼村,“五一”劳动节过出了新滋味。

5月1日,洪楼村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胡萝卜地里,100多名工人跟随着拖斗机松土的节奏,手握缨子向外发力,一棵棵修长笔直、根尾圆钝的胡萝卜破土而出。砍下缨子、快速装袋、装车运走……采收现场繁忙而有序。

“水分大,甜又脆,很解渴。”休息间隙,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机械队队长韩迎利随手拔起两根胡萝卜,水冲后擦干净吃了起来。“我们的胡萝卜‘颜值’高、口感好,能卖上价。”对于这些由合作社机械队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胡萝卜,韩迎利颇感自豪,“这季胡萝卜均产近6000公斤,收益起码1万元。”

在洪楼村生产车间内,3条大型胡萝卜智能清洗线开足马力运作。新鲜采收的胡萝卜运至这里,经“三洗三淘一抛光”,根根“溜光水滑”,分拣装袋后统一运至冷库预冷,随后分级分类,定向供货。

今年年初,合作社又新建6座大型冷库,将吞吐量拉到了10万吨以上,确保了新采收的胡萝卜及时有序预冷,从而更加新鲜爽脆地走向全国各地以及东亚、东南亚国家。

“合作社获益,也要带动更多人增收。”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劳务队队长洪宝介绍,劳务队近年来整合了洪楼及附近村富余劳动力,每个领头人带领一二十人不等开展作业,实现了有序高效,“每年两季胡萝卜接茬玉米种植,400多人长年有活干、有钱赚。”
    领头人陈金玲是最早在胡萝卜基地务工的村民之一,她见证了洪楼胡萝卜产业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产业做大做强后,我们也吃上‘技术饭’,采收快的每天收入300多,会清洗的能挣400以上。”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合作社在2024年年初建成机械、技术、劳务、销售、后勤等核心团队,进而依托核心团队实现胡萝卜种管收的全流程代管,深挖土地潜能,带动节本增效,让原有的“一亩三分地”产出了更多效益,59户社员真正实现了种地不下地、收益却更高。

“少数社员图省事1万元左右一亩整卖,由收购商出资采收清洗,但更多社员选择按斤出售,因为我们的胡萝卜品质很高、市场上很抢手,每斤地头价平均在1.1元。”合作社负责人冯雷的自信来自于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的密切合作上,他在种植和管理上推广起垄栽培、滴灌技术,应用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胡萝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如今,冯雷的合作社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收益破亿元。“我想稳扎稳打,再用两三年的时间打造全国知名的优质胡萝卜种植基地,带动更多乡亲在家门口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展望未来,冯雷话语中充满憧憬,“我也更加坚信,农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永城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绿色果蔬生产基地8.8万亩、水产养殖基地6.2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9万亩。

工人在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胡萝卜种植基地李采收胡萝卜。张朋  摄

胡萝卜分拣装袋后统一运至冷库预冷。张朋  摄

胡萝卜智能清洗线开足马力运作。张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