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压力

蔡本田 朱 旌 2025-05-03 11:38:04

近期,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引发全球贸易格局重大变化。作为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城市国家,新加坡经济遭受显著影响。面对这一困局,新加坡政府迅速行动,通过系统化政策组合,助力企业应对挑战,相关举措展现出较强的政策韧性与创新活力。

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成立经济韧性工作组,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领导,成员涵盖国家发展部、数码发展及新闻部、人力部和交通部的部长,以及商界和工会代表。该工作组下设3个小组,分别负责信息共享、应对眼前挑战和长期战略规划。信息共享小组旨在实现政府、企业与雇员三方的定期沟通,及时传递政策动态和企业诉求,促进政府、企业和雇员间的定期沟通;应对挑战小组着重应对眼前挑战,在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精准定位企业和雇员面临的痛点,评估并强化现有支持举措,确保各项援助计划精准触达,方便企业和工人获得现有支持计划;长期战略规划小组则聚焦长期战略规划,助力企业和雇员把握新机遇,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中增强韧性,助力新加坡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新加坡政府推出新的企业援助配套措施,其中延迟纳税政策允许企业将税款缴纳期限延长6至12个月,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以新加坡本土创意企业“红点设计”为例,通过延期支付企业所得税,成功解决现金流断裂危机,保障了多个国际设计项目的顺利推进。雇佣补贴计划则按照企业受关税影响程度分级补贴,对航空、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给予最高达月薪40%的人力成本补助,新加坡航空借此维持了关键航线运营,避免大规模裁员。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注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为企业获取低息贷款提供信用支持。

在市场拓展与合作领域,新加坡政府将降低对美市场依赖作为核心策略。依托星耀樟宜机场的会展资源,定期举办“亚洲贸易对接会”等国际化展会,吸引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超千家采购商参与。食品企业“海洋集团”通过展会与越南最大连锁商超签订长期供货协议,2024年东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7%,有效弥补美国市场萎缩缺口。同时,新加坡加速推进自贸协定网络建设,2025年初与东盟国家达成升级版自贸协议,将电子产品关税平均降幅扩大至7.5%,帮助本地半导体企业将产品出口至东盟的物流成本降低15%,拓展了区域市场份额。

在产业升级与创新方面,新加坡政府设立数字化转型基金。通过基金,政府加大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对采用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50%的设备采购补贴。新加坡精密工程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还增强了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同时,新加坡政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南洋理工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新型生物医药材料,为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企业在高附加值领域取得突破,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时更具韧性。

在政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跟踪与研究,及时向企业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和市场动态。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搭建“关税智能预警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解析美国关税变动情况,已累计发布1200余份风险评估报告。同时开设24小时多语言咨询热线,联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顶尖律所组建专家服务团,组织了多场由专业律师、税务专家等参与的咨询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一家名为“绿色科技”的环保企业,在政府组织的咨询活动中,得到了专家关于如何优化贸易路线、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美国关税变化的建议,成功调整了经营策略,避免了潜在的经营风险。(经济日报驻新加坡记者 蔡本田 朱 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