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显著增长

齐慧 2025-05-02 08:41:36

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第1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4095万人次,环比增长59.9%,同比(“五一”假期第1日,下同)增长8.0%。其中,    

铁路客运量预计2250万人次,环比增长22.8%,同比增长8.7%。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31476万人次,环比增长64.1%,同比增长7.8%。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27525万人次,环比增长76.4%,同比增长8.4%;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3951万人次,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4.0%。

水路客运量预计135万人次,环比增长63.0%,同比增长53.5%。

民航客运量预计234万人次,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9.1%。

4月30日(“五一”假期前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1327.0万人次,环比增长28.8%,同比(“五一”假期前1日,下同)增长4.5%。其中:

铁路客运量1831.6万人次,环比增长40.0%,同比增长11.5%。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9180万人次,环比增长28.2%,同比增长3.6%。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574万人次,环比增长12.8%,同比增长8.6%;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5606万人次,环比增长32.4%,同比增长2.6%。

水路客运量82.8万人次,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18.7%。

民航客运量232.5万人次,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16.8%。

各地交通部门针对假期客流特点,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全力做好“五一”假日期间交通保障,为市民提供安全、顺畅的出行服务。北京交通运输部门为了更好满足假期乘客出行需求,针对假期首尾客流峰值突出、景点商圈车站压力攀升等特点,精准实施运力调配,通过加开临客、延时运营、高峰期全8编组列车上线、调整换乘线路客流接续等组合策略,加强保障期间所辖线路运力。大兴机场线5月1日,进京方向末班车延时运营至次日00:30,19号线5月1日,新宫站至牡丹园站方向末班车时间延时运营至次日01:00。

河北交通运输部门为满足新能源车主“五一”假期出行需求,提前布局、精准施策,在京港澳高速保定、徐水、定州服务区及遵秦高速卢龙北服务区等充电需求繁忙的服务区,新增120把充电枪,顺利完成布设并实现正常运营。此外,在衡德高速衡水服务区、京昆高速曲阳服务区等重点路段,增设了8台移动充电设备。这些设备将根据各服务区的实时充电情况,灵活调整位置,及时填补充电缺口,为群众出行充电“续航”。

广东交通运输部门预计,5月1日,深中通道双向车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5月2日至5月4日为假期中期,预计深中通道双向车流均衡;5月4日上午10时开始,中山往深圳的返程车流将逐步上升;5月5日,预计上午10时开始出现返程车流高峰,中山往深圳方向的车流持续超饱和运行,并将持续至假期结束。广东交通运输部门建议司乘人员提前规划行程,合理避开高峰时段,在深中通道超饱和运行期间,可选择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或广澳高速-南沙港快速等路线。为确保安全、顺畅,深中通道全线设有6个应急备勤点,采取路政与拯救单位“驻点+巡查”双循环模式,实现高效处置和快捷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