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6:29:33
翻开新中国史册,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劳动模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成长。从1950年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万多人次。广大劳模以卓越的劳动创造和忘我的拼搏奉献,形成了催人奋进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他们既是行业标杆,也是民族精神的缩影。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奋斗历程,更是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鲜活样本。
不同时期对劳模精神有着不同的诠释。“铁人”王进喜立下“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铿锵誓言,“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突破0.01毫米的焊接精度极限,“燃灯校长”张桂梅用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90后”骑手高丰在新业态赛道奋力奔跑……从提升物质生产能力到追求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劳模精神不断厚积新的时代特质。
进入新时代,面对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劳模精神呈现出更加多样的表现形态。当工作场景从车间变成实验室,当指挥调度从嘈杂的工地变成一组组动态图表,当技术攻关难度上升到关键节点,劳模精神的价值维度已延伸至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国际竞争等广阔空间。
无论生产方式如何变革,劳模精神始终保持着“劳动创造价值”的核心基因,广大劳模所凝聚的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价值坐标从未偏移。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感召下,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至关重要。新时代的劳动者既要传承“老黄牛”的实干精神,更需具备“拓荒牛”的创新智慧。期待亿万劳动者将传承劳模精神内化为成长成才的动力,以埋头苦干之姿唱响砥砺奋进之歌,让劳模精神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