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990亿元 总量稳居浙江第一

李景 2025-04-29 19:39:53

2025年一季度,杭州市余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1.47亿元,总量稳居浙江省第一;增速7.5%,位居杭州市第一,经济大区继续勇挑大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余杭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全市第一。1—2月,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增长16.1%,不少龙头企业保持较快速增长。一季度,完成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37.6%,余杭区深入推进“余商出海”行动,鼓励区内140余家制造业企业通过全球B2B跨境贸易交易平台链接海外市场,促进传统制造与数字贸易深度融合,打破以往依赖传统进出口模式的制造业面临的市场难题。同时,消费市场潜力的激活,进一步提振了信心。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22亿元,增长8.1%;实现网络零售额555.35亿元,增速21.1%,规模全省第一。截至3月底,余杭累计使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总量居全省第一,撬动相关领域消费增长超37亿元,持续推动消费市场回升。

从科创方面看,今年一季度,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共在余杭落地3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眼下,浙江省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的模型机已进入带载调试阶段;之江实验室“万卡千星”工程稳步推进,混合万卡建设规模已达8000卡;南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一季度推进4个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47.3%。

今年一季度的余杭,也正在加速“产城人”的深度融合。比如,在新中心中轴线上,数字商务区(双子塔群)、智慧科创总部(九宫格)两大集群持续招引创新机构及企业入驻;今年3月底,城市服务综合体正式开工,银泰中心也预计今年开工,未来三年,中轴线上将迎来国际体育中心、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齐齐盛放的文化矩阵,缀连其间的特色街巷也将让创新人才在工作之余享受300米惬意生活圈;在良渚文化大走廊上,涵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文旅项目以及民生福祉等领域的二期“十大工程”,将通过“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大走廊向“文化产业新高地”跃升。

如今的余杭,项目纷纷拔节而起,交通投资、制造业投资、项目民间投资增势明显。一季度,还集中推进重点工程20个,为社会民生、基础设施扎下大项目的繁茂之根;签约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超221亿元,其中,重点人才项目33个,占总签约数33%,为人才引领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济日报记者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