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前4月运行指标向好

马洪超 2024-05-09 19:37:44

记者从吉林油田媒体春早行活动获悉:今年以来,吉林油田在新能源赛道上持续加速,截至5月1日,该油田新能源公司风光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全部实现自消纳。今年前4个月,吉林油田生产经营总体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向好。

2024-05-09_09:27:40:845_4127716648.jpg

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低丰度、低渗透、多井低产的“三低”油田。特别是2000年以来,吉林油田经历了从产量攀升、创造百亿元利润到产量不断下降、连续7年亏损的“冰火两重天”,企业生存发展一度面临严峻考验。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吉林油田认识到,要实现本质扭亏,就必须着力破解三大困局:发展理念陈旧导致的创新求变迟缓;资源劣质化导致的完全成本居高难下;经营意识缺失导致的资产创效能力低下。为此,他们紧紧把握能源革命机遇,打破传统开发思维定势,以资源类型多元化、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升级低成本化为核心,稳健把握治亏节奏,精心优化部署,全力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有序形成效益支撑点,由松南油气“一枝独大”转型为松南效益稳产、川南效益上产和新能源效益发展的“三分天下”新格局。

如何走好亏损治理这盘“大棋局”?关键在于攻守平衡。

松南效益稳产底线守得牢。松南老区是吉林油田实现本质扭亏脱困的“压舱石”。面对资源劣质化难题,吉林油田摒弃高成本习惯思维和做法,放下产量情结,强化资产质量源头管控,固化年度提质增效大调查制度,大力推进业财融合,聚焦老区扩边挖潜,实施精细勘探效益增储工程;聚焦“两率”和“压舱石”工程,精细开发管理,实现储采平衡。推行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实施峰值电量压减、动管柱作业压减、自用油气压减等九大“真金白银”工程。松南自然递减率持续下降,油气完全成本同比下降、采收率持续提升。

2024-05-09_09:28:13:479_3666971936.jpg

川南效益建产上得快。吉林油田按照“页岩气为主、兼顾常规气、立体勘探开发”的思路,以决战决胜的加速度推进关键工程按节点运行,打造川南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示范区,骨架管网、脱水站、集气站等总体工期比川渝地区同等规模工程提前9个月,多口井获高产气流,技术可采储量规模不断扩大,钻井周期、单井EUR、铂金靶体钻遇率等指标持续提升,工程建设成本同邻区对比显著降低,累计产气突破1亿立方米。

新能源效益发展跑在前。吉林油田牢牢抓住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窗口期,充分发挥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优势,多渠道撬动绿电指标,咬钢嚼铁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业务与产能建设、老油田调改、节能改造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目前,吉林油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增产能位居集团公司前列,自用油气同比下降,用电量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建成新立Ⅲ区块“零碳油田”示范区,成功产出国内第一桶“零碳原油”;CCUS业务保持国内领先,二氧化碳注入量创50万吨规模历史新高。

2024-05-09_09:28:28:041_1515616288.jpg

针对新技术、新工艺骨干人才紧缺的现实,吉林油田高标准实施松南油气稳产、川南效益上产、新能源融合发展、数智油田转型等重点培训工程,近3年集中开展各类培训超10万人次,逐步构建起“新员工、骨干员工、中层干部”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建成国家级、集团公司级专家工作室4个,培养高级技师、技师以上技能人才800余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同时,吉林油田坚持从严从紧控减用工总量,实施多轮定员定编,并持续压减二三级机构,加快撤并低效无效亏损机构,构建起以油气生产和新能源为核心的业务新格局,有力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油田上市和未上市业务实现“双盈利”,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实现“双增长”,生产经营业绩创9年来最高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马洪超)

经济日报吉林记者站驻站记者 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