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以常态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敖蓉 2024-04-26 22:20:10

近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云南大学主办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民族地区民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民生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表示,尽管脱贫攻坚战使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历史贫困积淀、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落后,民生发展也相对落后,群众收入偏低、机会偏少、生活质量不高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变。“为确保民族地区人民群众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需要加大中央财政社会保障专项集中转移支付力度,将保障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待遇纳入民族地区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范畴,同时引导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完善地区对口支援机制,持续壮大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蒋玮就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谈了思考体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社会救助分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要抓住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这三条主线,使常态化帮扶更具主动性、更具精准性,要在分层分类基础上叠加发展专项政策,“缺什么补什么”,联动教育、人社、医疗、农业等多部门,融入社会救助服务,使常态化帮扶更具综合性、温暖性。

目前,在政策维度上,低收入人口的覆盖范围在扩大。2023年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中,新增加的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事实上大大拓展了低收入人口的范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表示,“要从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帮扶方式三个维度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实现帮扶常态化需要在更宽的视域下审视问题调整帮扶对象、干预政策、执行方法,具体要注重常态化长效机制的建设,研究一些超常措施的规章化、法治化、普惠性。”

此次研讨会还举行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脱贫攻坚与防返贫机制、减贫增收与数字治理、养老风险与养老保障、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障、救助帮扶与民生服务、边疆发展与边民民生保障、边疆治理与乡村振兴”8个分论坛,80位专家学者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