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 20:35:58
近日,《2023年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样本选取自2022年全年,范围涉及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五国142家眼科医疗机构,样本规模近5万眼。
作为全球致盲性眼病,白内障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以此估算,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或已高达2.08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
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是每个人步入中老年后必然面对的视觉问题。这意味着,我国有超2亿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扰。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中老年人的用眼需求更具多样化、个性化。据统计,四成以上中老年人群有学电脑和上网的需求,而他们使用电子产品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看不清屏幕所示的文字信息。同时,近三成中老年人群需要看电视、读书看报,这些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清晰的视力。如何同时解决由白内障、老花眼等带来的视觉困扰成为中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同时治疗白内障和老花眼的重要手段。所谓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就是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为患者提供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同时告别老花眼、近视、散光及白内障。《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中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逐年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翻了近4倍,而引领技术前沿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数量也翻了约3倍。
《白皮书》显示,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人群在45—64岁占比最高。巴伐利亚眼科集团国际医疗业务总监、西班牙毕尔巴鄂诊所医疗总监胡里奥·奥尔特加·乌索维亚加指出,七成欧洲患者选择在45-64岁之间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但国内与欧洲呈一定差异性,中国患者只有四成在45-64岁之间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整体来看,国内患者平均手术年龄65岁,欧洲患者平均手术年龄59岁,比国内早了6岁。大部分欧洲患者在白内障病变早期就选择了手术,《白皮书》显示,57%的欧洲患者选择在国际低视力标准(0.3)以上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而国内患者仅有33%会在此标准以上时做手术。也就是说,欧洲患者更倾向在年龄相对还较早、视力相对还较好的情况下,就选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白皮书》还显示,飞秒白内障手术是不少国内外患者的共同选择。其中,国人选择飞秒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占比20%,在屈光性白内障患者中,每5人就有1位选择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技术。飞秒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它改变了白内障手术60年来一直要用刀的方式,彻底迈进了“飞秒无刀”时代,实现了更小的切口,更舒适的体验,更精准智能的手术过程,也更能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老花白内障手术也是非常受患者青睐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方案,国人选择老花白内障手术占比近60%,欧洲选择老花白内障手术占比超85%。根据《白皮书》数据,近九成患者在做了老花白内障手术后,其远、中、近视力都达到了0.5及以上,能够满足患者看书报、看手机、开车和旅游等多种需求,享受更清晰的视野。(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