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应急响应调整 聚焦七大变化

商瑞 2020-06-05 22:25:03

从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43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天津市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决定自6月6日零时起,将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

自4月30日零时起,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截至目前,天津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未出现本地传播病例。而由于对外部入境人员已全部实施集中隔离的闭环管理和核酸检测,未发生由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目前,天津市尚无复工复产、复学复课人群疫情报告。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顾清介绍说,“虽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境外输入病例仍有发生,境内个别地区时有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无症状感染者,人员流动持续频繁增加。因此,我们仍要‘紧弦勿松’‘慎终如始’‘严禁懈怠’”。

下调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后,天津市现有防控措施将出现七大变化。

佩带口罩。在消毒通风良好、严格健康监测、保持1米社交距离且无外来人员的室内会议及活动场所,以及户外活动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不戴口罩。学生参加校内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可不戴口罩。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可不戴口罩。同时,学校室内应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可不戴口罩。但还要强调“严禁带病上班上课”。

社区防控。天津市将撤除社区(村)物理隔离,出入社区将不再进行体温检测。适当开放小区卡口,有序开放社区(村)室内外体育健身及文化娱乐场所。重点推动防控力量下沉到老旧小区,对老城区、城中村、城边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流动人员加强管理。

公共场所开放。在具备健全完善的卫生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下,持“健康码”绿码可进入商务楼宇、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餐馆、菜市场等生活场所。公园、旅游景区等户外场所将常态化开放,但要保持适宜的人员密度。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有序开放运动健身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和公园、旅游景区的室内场所。可举办各类一定规模必要的会议、会展、体育赛事和演出活动等,但要尽量缩短活动时长,减少人员聚集。

公共交通。天津将有序、全面恢复交通正常运营,但将科学调度高峰时段运力保障和发车间隔,有效控制交通工具中的人员密度,不得超载。

来津人员管理。天津将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津人员,继续坚持14天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针对持有天津健康码“绿码”的离汉进津人员,须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须进行核酸检测。另外,适时开放境内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业务(除外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

强化人文关怀。天津市将重点关注患者、医学观察人员及其家属等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严防境外输入。天津市将严格落实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铁桶般无缝管道式”闭环管理的各项措施,是严防境外输入、保持境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