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刀耕火种“跑步”进入现代化,你所不知道的今日珞巴族生活

陈静 2019-03-26 22:02:25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珞巴族仅有1803人,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这个上世纪60年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今天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乡的132户,553人里,有珞巴族417人,这是全国珞巴族最集中的地方。”西藏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乡长达娃多吉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捕鸟、捕松鼠、捕水獭、捕獐子,珞巴族曾有丰富的捕猎工具。

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村民,78岁的亚保对当年的生活记忆犹新:“那时候大家还穿兽皮,男的狩猎,女的采摘果实,挖树根。没有固定的家,家家户户都住在简陋的竹棚里,除非运气好能用兽皮和山下的人交易一些粮食,不然早上吃了饭,就不知道有没有午饭吃。”

↑当年珞巴族的简陋盛具和农具

↑当地民俗馆展出的老照片

在珞巴族的传统服装上,同样能看到当年狩猎生活的影子。


2019-021-26

↑视频:达娃介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林珞巴服饰”

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介绍说,珞巴族服饰中男性帽子后面有一块挡箭用的毛皮,必须要用熊的头皮来制作;系刀的饰带上也必须要镶嵌一副虎、豹或者熊的牙齿;腰上还要佩戴方便野外生活的打火匣。

“现在当然不可能再去猎熊,这些衣服都是过去传下来的。”

↑ 饰带上镶嵌的熊牙,方便野外生活的打火匣、帽子上的熊头皮,珞巴服饰上还能看到当年狩猎生活留下的痕迹。

直到1965年,珞巴族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政府出资修建房屋,才将散居的珞巴族百姓从高山上搬迁到条件比较好的平原地区,“我们也慢慢学会了种青稞、小麦、豌豆,虽然受限于小气候,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但至少吃得饱穿得暖。”亚保告诉记者。

↑亚保对几十年来的生活变化感慨万千。

但今天映入记者眼帘的,已经是笔直整洁的乡村道路,崭新漂亮的现代住宅。珞巴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貌一新的才召村。

“我们村子不但有电有自来水,还有垃圾填埋场和文化室,村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还出了18个大学生!”达娃一脸骄傲。

变化来自产业的拉动。依靠国家开发建设的南伊沟景区,南伊乡的珞巴族群众腰包鼓起来了。达娃多吉乡长说:“去年从3月到国庆,有20万游客到我们乡来,不算门票,乡里的旅游产业收入已经超过了200万元。”在才召村,去年每户获得了1.5万元旅游分红。在琼林村,村民亚夏支起了石板烧烤的摊子,向游客售卖烤鱼、烤牦牛肉串和烤土豆:“旺季一天能卖500-600元。”

↑亚夏照顾着自己的摊子,她的汉语已足够和记者交谈。

产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心态。达娃告诉记者,村里的村民一开始并不接受旅游开发。“幸好我们珞巴族的习俗就是要听老人的话,村里就请了一位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十年过去了,现在村民们特别欢迎旅游,就怕没人来,他们不但乐于和外人打交道,还都学会了一些日常交流的汉语。”

产业的发展也让珞巴族的独特文化得以传承。“我们在才召村建起了米林县珞巴民俗文化展示厅,像是竹编、织布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用来制作旅游工艺品,说唱、刀舞这些珞巴卫华传统的表演形式,也被开发出来。如今珞巴族的手工艺品已经走出了大山,有林芝的公司专门请珞巴妇女用传统方式编织羊毛围巾,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每织一条还有200元提成。”

↑精美的珞巴围巾

珞巴族从大山中走来,如今他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并肩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经济日报 记者:陈静 责编: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