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老字号提档升级引领民企高质量发展

余健 2025-03-26 21:24:49

“您见过会‘养生’的方糖吗?”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内蒙古正北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手持一盒葡萄糖方糖,向屏幕另一端的观众热情展示。镜头之外,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作,机械臂精准地将颗颗晶莹剔透的方糖抓取,整齐排列后,轻缓放入印着精美民族纹样的环保纸盒。一箱箱满载着“草原味道”的方糖,即将跨越山海,发往全国各大商超。

“从上海弄堂到内蒙古草原,历经从手工作坊式老厂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蜕变,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让‘中华老字号’焕发‘国潮新味蕾’。”内蒙古正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建宇说。

图为内蒙古正北食品有限公司方糖生产车间。(受访单位供图)

正北食品发起的这场“甜蜜的健康革命”,生动展现了东河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蓬勃态势。在传统与创新激烈碰撞的时代浪潮中,东河区的民营企业坚守实业根基,以破茧成蝶的勇气,不断挖掘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区域经济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印记。

在全球羊绒产业版图上,内蒙古、马达加斯加、柬埔寨、纽约、巴黎等地亮起的坐标,串联起了鹿王集团38年的辉煌发展轨迹。这家扎根东河区的老牌民企,推动传统纺织业实现了“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华丽转身。

图为鹿王马达加斯加羊绒有限公司厂区一角。(受访单位供图)

“企业如同羊绒衫,既要柔软舒适、温暖人心,又要具备强大韧性,抗得住市场摩擦。”鹿王集团董事长郑浩生说。深耕羊绒产业40年,鹿王集团依靠“科技+绿色”双轮驱动,累计申报专利245项、授权专利190多项,凭借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30余项科技奖项,鹿王奠定了行业内的技术话语权‌。同时,企业构建全球商标矩阵,主导并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超40项,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每年超5000万元的研发投入,助力鹿王打造了覆盖原料、设计、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远销欧美亚非市场,‌连续25年稳居羊绒出口创汇榜首。

从本土企业发展成为解决海内外上万人就业的全球供应商,鹿王的转型秘诀或许就藏在郑浩生办公室里那台1987年的手摇纺机里:既要守住工匠精神的“针脚”,更要织就创新发展的“云图”。

兴产业,谋发展,东河区一系列举措精准滴灌,正为民营经济犁开更丰沃的土壤。近年来,东河区以“机制创新+精准服务”双轮驱动,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生态。“全区通过机构改革加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牌子,设立专业服务机构,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企业诉求‘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东河区发改委主任白震原说。

据介绍,目前东河区已建立147家重点企业、43个重大项目包联责任制,依托“周调度、月汇报、季总结”动态跟踪机制和“挂号销号”闭环管理模式,累计解决企业难题136件。借助“蒙企通·包i企”数字化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与诉求“码上响应”。

东河区发改委副主任、民营经济中心主任张钧介绍,当前,东河区正建立“走访-建档-授信-跟踪”全链条服务机制,确保信贷支持精准直达。“下一步,将动态更新惠企政策清单,强化跨部门协同快办,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民营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张钧说。